↑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实验题 2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经过气化、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变为清洁燃料

    B. 为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可在田间焚烧秸秆

    C. 在食品包装时放入盛有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 聚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作包装材料,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X、Y同主族,Y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可保存在冷水中;Z、W、Y、M是第三周期连续的四种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的液态单质可在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

    B. Y、M两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M

    C. 工业上制备Z的单质可电解其熔融态的氧化物

    D. 氧化物XO2与MO2均具有漂白性,且漂白原理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H2CO3)和n(HCO3-)之和为1mol的NaHCO3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NA

    B. 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0.5NA

    C. 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8.96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NA

    D. 56g 铁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实验Ⅰ:实验室制备氨气   B. 实验Ⅱ:用二氧化碳作喷泉实验

    C. 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 实验Ⅳ:电解氯化铜溶液得到铜和氯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

    C. 一段时间后,① 池中n(KHCO3)不变

    D. 一段时间后,② 池中溶液的pH一定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隔热系统中,初始温度为25℃,向20.00mL0.1000mol/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1000mol/L的HC1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知:25℃时,0.1000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1.33%,该氨水的pH约为12

    B. 若a点溶液呈碱性,则a点溶液中:c(NH4+)>c(Cl-)>c(NH3•H2O)

    C. b点溶液pH=7,c点溶液pH<7

    D. b点溶液中: 0.1000mol/L +c(OH-)=c(Cl-)- c(NH3•H2O)+c(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夹带装置略去)制备Cl2,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

    已知: 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在工业上可作脱氯剂。

    (1)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KMnO4,产生标况下3.36L氯气时,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探究氯气与Na2S溶液反应。反应开始后,观察到C中产生黄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I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II、III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反思】

    按图中设计装置进行实验,甲同学观察到C中先产生黄色沉淀。但是长时间通入氯气后,溶液又变澄清,该同学思考后设计如下实验检验C中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操作步骤:

    ①取少量原Na2S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取少量反应后C中澄清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无气泡冒出,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5)该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装置C 中生成的含硫元素的物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推测过量的氯气与Na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_。

    (7)乙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装置E中的试剂不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一种含银矿(含Ag、Zn、Cu、Pb及少量SiO2)中提取Ag、Cu及Pb的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提高矿物中金属离子浸取率,除可改变盐酸的浓度和氯酸钾的量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步骤②中试剂X为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步骤④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

    (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N2H4(肼) 的电子式为____。

    (5)“还原”后的“滤液”经氧化后,其中的溶质主要为_______。

    (6) 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若在AgC1的悬浊液中加入NaCl 固体,AgCl 沉淀的溶解度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往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NaI溶液,当AgCl 开始转化为AgI时,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_____mol/L (不用化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

    Fe2O3(s)+3C(s)═2Fe(s)+3CO(g)△H1=+489.0kJ•mol-1,

    C(s)+CO2(g)═2CO(g)△H2=+172.5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

    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__________KⅡ(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见图2.在0~15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I、II和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5)以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见图3。

    ①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决于温度影响的范围是__________。

    ②Cu2Al2O4可溶于稀硝酸,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中Ni-Cr-Fe合金是常用的电热元件材料。请回答:

    (1) 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第二周期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大的元素为________ 。

    (2) 金属Ni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该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试推断Ni(CO)4的晶体类型为_____,Ni(CO)4 易 溶于下列_____ (填选项字母) 中。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3) FeO、NiO 晶体中r(Ni2+)和r(Fe2+)分别为69pm 和78pm,则熔点NiO__FeO(填“>"或“<”),原因为_________ 。

    (4) 黄血盐是一种配合物,其化学式为K4[Fe(CN)6]·3H2O,该配合物中配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黄血盐溶液与稀硫酸加热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一种与该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气态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5) 酸性K2Cr2O7能氧化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在20℃水中的溶解度之比为0.39,其原因为________。

    (6) 在铬的硅酸盐中,SiO4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链状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硅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以有机物A 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F 的路线如下:

    已知:

    (1) A生成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C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

    (2) D 与NaOH 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3) ①E 生成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若F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54     B.108     C.119     D.133

    (4) E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合成含有六元环结构的G,G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 满足下列条件的C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1个六元碳环,且环上相邻4 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一个取代基

    ②1mol 该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2mol 砖红色沉淀

    (6) 写出以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 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请用以下方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