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性质和用途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钨的熔点高---可作保险丝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C.金刚石坚硬--用于裁玻璃
    D.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化石能源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类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说明( )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铸造青铜器皿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在甲骨上刻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符号:2N、2Na+、H2O、2CO中,数字“2”的意义用来表示原子个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
    B.该微粒是阴离子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D.该微粒与氯离子可形成AB2型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德国INTEGRAL公司因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德国环境大奖,他们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利昂或氨做致冷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致冷剂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该致冷剂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C.该致冷剂在水凝固点附近的温度下发挥作用
    D.该致冷剂化学性质和水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B.蒸馏和吸附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C.可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CO2和02
    D.铁生锈只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化合物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其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澄清的石灰水;②灼热的CuO;③澄清的石灰水.则下列四种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不相符的是( )
      ①处现象 ②处现象 ③处现象 混合气体组成的结论
    A 变浑浊 变红 无变化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和H2,不一定含有CO
    B 无变化 变红 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不含有CO2 ,可能含有H2
    C 变浑浊 变红 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和CO,不一定含有H2
    D 无变化 变红 无变化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有CO2 和CO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________;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 ________;
    (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氧化铝的化学式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都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1)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臭氧(化学式O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臭氧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工厂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去年,我国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件,煤矿瓦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请回答: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在物质分类中,瓦斯属于________.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煤矿内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完全反应爆炸最剧烈.当发生最剧烈爆炸时,煤矿内空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4)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________.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提高通风能力③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硝酸亚铁,该校实验小组设计实验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未引入其它的金属元素).

    (1)实验中,I、II、III是相同的操作,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
    (3)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I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检验C溶液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167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右图所示的“四元素说”,认为火、空气、土、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它们两两作用产生物质的基本性质--热、冷、干、湿.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空气”和“水”是元素吗?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加热固体碳酸氢铵或固体碳酸氢钠都能产生CO2,其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NH3↑+H2O+CO2↑    2NaHCO3Na2CO3+H2O+CO2
    (1)某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气体制取装置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2)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装置如右图).甲、乙、丙三名同学用所选装置合作实验过程中,橡皮塞突然弹飞,并有少量的液体溅到实验台和衣服上.就此异常现象三名同学探究如下:

    【问题】为什么橡皮塞会突然弹飞呢?
    【查阅资料】①容器内瞬间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可能导致橡皮塞弹飞.
    ②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猜想】甲同学:导气管堵塞或弯折造成.
    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用量过多造成.
    丙同学: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过大造成.
    【分析验证】通过检查实验装置发现导气管没有堵塞、弯折的情况;与实验成功的小组交流,得知各小组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均相同.于是他们否定了______同学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另一名同学的猜想是导致本次实验橡皮塞弹飞的主要原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交流反思】
    (1)老师建议他们可以通过改进发生装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弹飞.你对所选的发生装置有何改进设想?______.
    (2)实验结束后,有的同学发现衣服和手上出现白色的斑点.由此推出过氧化氢溶液还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请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测定某厂生产的“高钙片”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g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已知样品中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计算:(1)第一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高钙片”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