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7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

    A.分封制度加强               B.官僚政治确立

    C.宗法制度形成               D.井田制度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 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

    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为创作并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

    ①期待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③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④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该图表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尚未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起步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D.重工业、交通业、农业得到协调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 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 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

    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

    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反映的是1981~198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C.浦东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C.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803年2月,美国最高法院在经过复杂的辩论后,首席法官马歇尔宣布,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1789年国会通过的《司法法令》强令国务卿发放委任状,因为《司法法令》的有关规定本身是违反宪法的。这体现了美国

    A.国务卿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B.最高法院的权力不受国会的制约

    C.司法权可以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    D.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的比例。该图说明当时英国

    A.大力加强资本输出            B.禁止粮食和原料出口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该理论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     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有职业时   每月英镑

    失业后   每月英镑

    工资

    120.00

    失业救济

    44.05

    儿童补助

    13.00

    儿童补助

    13.00

    房屋补助

    8.29

    房屋补助

    27.00

    纳税

    —19.88

    税收回扣

    3.00

    国民保险金

    —10.80

    附加补助

    4.75

    实际收入

    110.61

    实际收入

    91.80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公司,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这说明

    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B.公正合理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D.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7 题
  1. (12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面临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伴随着对传统下层文化的大力提倡。新文化人对儒家以外的诸子学说,予以阐释,并充分肯定。新文化人之所以热衷于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除了其本身思想体系内含的合理价值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属于长久被封建统治阶级压制的非正统的思想学说。

    —— 摘自欧阳哲生《试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康有为之变法理论”的核心主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人充分肯定“非儒之外的诸子学说”的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近代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相同态度。(9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论证史论结合;评价合理深刻;表述清楚流畅;3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冷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但关于冷战起源的问题依然值得人 们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联在坚决反对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复活的同时,将其西部边界的安全视为关系民族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罗斯福和丘吉尔明确提出:“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斯大林在三巨头的一系列会晤中对波兰问题始终寸步不让。不仅如此,苏联还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齐世荣、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既不是苏联的革命热情也不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必然结果。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

    ——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2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对西方国家态度强硬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举例说明苏联把东欧变成“安全地带”的主要表现。(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4分)

    (4)材料四认为冷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据此指出作者采用的研究视角。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近代俄、日两国改革影响深远,给后人留下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规定全部土地仍属于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876年8月(明治政府)公布《金俸公债条例》,规定凡领取俸禄者均须献出俸禄,由政府按其俸禄多寡发给“金禄公债”。……通过赎买办法革除封建武士俸禄的意义是重大的。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而且没有发生大的叛乱就实现了改造。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公债取代了俸禄,既可以减轻财政困难,又可以使武士们将公债转化为资本,去从事工商业活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农奴在1861年改革中获得了哪些权利?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剥夺武士封建特权的措施。(5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俄、日改革的共同影响。两国改革对待传统势力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道德和政治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因为,法律可以使人变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理念。(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利于立法者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德政关系看法的共同点,并谈谈两人观点对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都属于津巴布韦文明,它们是非洲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

    ——吕贝克·斯特夫《废墟的真相》

    材料二  1905年,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他仔细考察了这片遗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他郑重宣布:大津巴布韦“毫无疑问,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他还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纪录片《所罗门王的宝藏》剧情介绍

    材料三  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秀娥、张翅《世界遗产悬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本特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对非洲文明的认识有何错误倾向?(3分)

    (2)材料二中麦克维尔的考古结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罗曼史”的含义。(3分)

    (3)据材料三说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经存在辉煌的文明。综合以上考古结论,谈谈我们对古代文明应持有的正确态度。(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雅典卫城和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县城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具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城墙高耸……乔家大院建筑上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较为低矮,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日升昌记”票号专营异地汇兑及存款,曾享有“汇通天下”美誉。

    ——李凯《浅谈平遥古城的建筑风格》

    材料二  在古希腊人建造的公共建筑物中,以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卫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个陡峭的山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的天然平台上,在沿坡而下的低处砌上围墙。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帕特农神庙的位置雄踞雅典卫城山巅之上,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则起着陪衬和烘托作用。……神庙不仅建筑外观宏伟壮丽,精致华美的雕刻装饰也堪称人类艺术的瑰宝.柱廊四面的檐壁上刻有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描绘了诸神与巨人对抗以及希腊人勇斗半人半马怪兽的战斗场面。

    ——戴尔·布朗主编《失落的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古城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经济地位。(3分)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3分)

    (3)文化的积淀是古城建筑的灵魂。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平遥古城设计和雅典卫城建筑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依据。(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