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人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象产生迷惑”。材料的意思是(   )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午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的疆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要求更加强烈和迫切。此要求所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 世界市场的发展和最终形成   B. 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D.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①由单一经济部门扩展到各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催事长在一次访华的谈话中提到有关“合资经营”,将其比作“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说明

    A. 中方认识到了西方制度的局限性

    B. “左”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国人

    C. 改革开放初期尚未达成思想共识

    D. 中美关系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各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确立美元这一特殊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拉德哈克瑞西南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化……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

    ③全球化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世界日报)载文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由此可见

    A.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B.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C.全球化为世界落后国家提供了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

    D.落后国家应联合起来拒绝金融以及技术的殖民扩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这一法令的实施

    A.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

    C.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

    D.有利于本国商品大量出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这是因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

    D. 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0年,为推进太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太行路(东中环路),太原市政府向某世界组织贷款1.5亿美元。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

    A. 主动承诺率先加入亚投行

    B. 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

    C. 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重建北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烟标收藏入门》记载:“1889年,美国人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口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息是

    A.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

    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环保

    C.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D.加入WTO的我国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两种趋势从全球史观看

    A. 二者毫无关系

    B. 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C. 后者只对前者有促进作用

    D. 后者是前者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面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时间

    国家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A.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起主导作用

    B.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C.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起来

    D.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发展中国家要联合起来抵制全球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时说:“我们正生活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下列符合格瑞德观点的是

    A. 全球化即现代化

    B. 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国家”概念

    C. 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D. 全球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 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湖北省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第二生产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的报道。这反映出当时

    A.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创新了经济发展的模式

    C. 生产急于求成

    D.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A.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 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 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 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图片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这三次调整都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A.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17世纪欧美殖民扩张相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今天的全球化各国之间是平等的,而殖民扩张是一种侵略

    B.都是由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发展

    C.都是由先进国家来主导

    D.都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 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 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B. 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 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4 题
  1. 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沃勒斯坦

    材料二: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弗兰克

    请回答:

    (1)沃勒斯坦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指的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导致了“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

    (2)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个“经济体”的“繁荣、增殖和扩展”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哪些途径?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沃勒斯坦与弗兰克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为弗兰克的论点找出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

    ——摘编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

    ——摘编自《证券时报》

    材料三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29—1933年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材料四国外媒体热炒“货币战争(Currency War)”,目的是将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从而使发达国家在各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讨价还价中占得舆论的先机。作为刚刚进入国际货币问题“旋涡中心”的中国,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盲目跟风。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三,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欧洲联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根据要求完成有关欧洲联合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2)某同学收集到下列材料,它们可以解决有关欧洲走向联合的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材料一

    欧共体总部              欧盟成员国示意图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一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3)根据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走向联合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启示。

    (4)上述探究过程说明,我们在探究一个历史问题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