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         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    ,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                          的心境,亦无不可。

    A.变幻莫测    当然    安之若素         C.瞬息万变    固然    恬然自安

    B.千变万化    自然    安贫乐道            D.光怪陆离    必然    恬然自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5更不可能在自己的 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 ①④⑤②③    B.②④⑤③①    C. ②③①⑤④    D.①②④⑤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曰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 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各项根据新闻拟写的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欧元集团东山再起——欧元集团经济于2014年再次出现正增长,尤其是德法两国,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就是希腊也放慢了衰退的步伐。这是令人高兴的信号,表明欧 元集团正在摆脱债务危机的阴影。

    B.中国订单拯救英国生猪业——境外媒体称,中国人对猪蹄的喜爱拯救了英国的生猪产业。因为来自中国的大量订单,英国养猪业再度进入了繁荣时期,出口量上升了 九成,其中绝大部分增加来自对华食品出口。

    C.载人“ 磁悬浮魔毯”即将面世——很多人可能会梦想象阿拉丁一样坐上飞毯,如今瑞士家具商的一项发明或许能帮助这一梦想实现。他们发明的“神奇磁悬浮魔毯”,利用磁力可载着重2.4公斤的小狗原地升起7厘米。

    D.英国出租司机痛恨打车软件——在中国受到追捧的打车软件在英国却遭到非议。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们正在策划一次大型抗议活动,抵制打车软件Uber帮助一种当地人常用的私人车揽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替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遣使向曹操称臣,被曹操拜为吴王,次年吴军大败蜀军。

    B.哈姆雷特是个人文主义者,他的思想体现在性格上,便是观察敏锐,长于思考和分析。而雷欧提斯与之性格则是截然不同,他的行为往往凭着感性冲动的摆布。

    C.对“病态”的社会要用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鲁迅在《药》中并没有回答,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正是为了启发人们尤其是革命者,去探寻真正的良药。

    D.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的话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像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E.《飞鸟集》是英国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英文格言诗集,它包含三百多首无标题小诗,含义深远,清新美丽,有深刻的哲学见解,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  面  题  目 。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 庸人孺  子  皆  得  易  而  侮  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 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 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①不足为公荣; 桓圭衮冕②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 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节) 注:注:①高牙大纛:指旗杆上装饰象牙的大将牙旗,亦代指高位者的仪仗。②桓圭衮冕:桓圭,古代公爵所 执的玉制礼器。衮冕,古代帝王及诸侯大夫的礼服和礼帽。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人孺子皆得而侮之   易:轻率         B.世有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

    C.已高科、登显仕        擢:选拔     D.之金石,播之声诗    勒:雕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富贵而归故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B.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C.以耀后世而垂无穷/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

    D.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可谓社稷之臣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3分)

    (2)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3分)

    (3)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4分)

    4.作者认为魏国公并非“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后  面  题  目。(⑴   分 )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 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请写出竹林七贤中其他任意两人的名字。(2分)

    3.下列哪一个成语故事不是出自《庄子》的?(3分)

    A.南柯一梦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望洋兴叹

    4.为何向秀、郭象的两种《庄子》注本内容基本一致?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请分别赏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4分)

    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华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 学 》)

    (3)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 面 题 目。

    预演

    (前苏联)杜姆巴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们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课桌。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 常一起冲着老师的后背做鬼脸儿。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 四层楼。

    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震得整个房子嗡嗡响。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 惯?”里面传出一阵叫骂。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约摸有八 九岁。

    “ 努格扎尔 阿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他是我爸爸。”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学。”

    “ 噢,您请进来吧!……玛穆卡!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

    “不在。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你俩在做什么呢?”我问。

    “我们在玩‘ 爸爸和妈妈游戏’。我当爸爸,姆济娅当妈妈。”玛穆卡对我说。

    “你们玩吧,我不妨碍你们。”我一面点着烟,坐在沙发上。“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我寻思着,“ 生活安排得好不好,是不是幸福?”

    孩子们尖利的喊叫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过来。

    “ 喂,孩子他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玛穆卡问道,显然是模仿某个人的。“ 吃个屁!我倒要问问你,我拿什么来做饭?家里啥也没有!”

    “你的嘴可真厉害!”

    “ 昨天夜里你跑哪儿逛去了?说!”姆济妊握着两个小拳头,叉腰站着。

    “你管不着!”

    “什么,我管不着?好吧,我叫你出去鬼混!”

    “你疯啦?”

    “我受够了!够了!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孩子统统带走!”

    “不准动孩子,你自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没那么简单!”

    “把儿子给我留下!”

    “不行,我已经说了!”姆济娅高声叫道。

    “你听着:把儿子留下!要不然……”玛穆卡抱起枕头,一下子砸在姆济娅身上。

    “好哇,你敢打人?畜生!”姆济娅抢起洋娃娃,狠狠地打在弟弟头上。她打得那样厉害, 玛穆卡的两眼当即闪出了泪花。

    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孩子,真不知道害臊。这是什么游戏哟!”

    “放开我,尼娜!”姆济娅突然朝我喊道。“你们这些邻居不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我整天受 他的气,没法跟他过下去了,我的血全被他吸干了,可恶的东西!你们瞧,我瘦成了什么样子!” 姆济妊娅用纤细的指头戳了戳她那玫瑰色的脸蛋儿。

    “别信这个妖婆的鬼话!”玛穆卡冲我说。

    “不要吵了!”我实在控制不住,向他们大吼了一声。孩子们恐惧地盯着我。

    我喘过一口气,勒令两个孩子向我发誓,保证往后不再扮演他们的爸爸妈妈,然后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家。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蛮‘快活’的!”我一路上想着姆济娅和玛穆卡,他们表演了一幕未来家庭生活的丑剧。

                               (有删改)

    1.小说开篇写“十五年前的事”,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

    2.请结合小说中“我”拜访“老同学”的这段经历,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3.试分析小说结尾画线句的含意和作用。(6分)

    4.小说中“老同学”并未出场,而是重点描写了两个孩子的游戏,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 面 题 目 。

    骑马

    王了一

    ①大家都知道,古代的英雄是怎样爱他们所骑的马。楚霸王的乌骓和虞姬并重,或者可说比 虞姬更为重要,因为等到“骓不逝”的时候,虞姬只能陪着他徒唤“奈何”。名将有了良马,然 后相得益彰。直到现代,我还觉得一位军长骑上马就格外显得威风凛凛。那种“逸势凌蚊虬” 的神气决不是任何机械所能代替。

    ②还会联想到西洋古代的“骑士”。只有那种任侠仗义扶弱锄强的人,才不辱没了名马。依 照传说,中古时代只有“骑士”能有骑马的权利,而“骑士”又都是忠勇的人。不管它是不是 事实,只这忠勇和马的搭配就够有趣的。咱们可以说,马就是忠勇的象征。

    ③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 读到这一类的诗句的时候,眼睛里活现出戏台上状元游街的景象:一个弱不禁风的瘦书生拿着鞭 子像挥扇般地摇了又摇。这和骏马的神态形成一种极端的矛盾。马者,怒也,武也。多数书生非 但不能武,连怒也不过五分钟,如果他们要骑马的话,最好择一些“驾骀,’给他们骑。不过, 这也不可一概而论。像陆放翁的骑马也就不凡。“ 射雉西郊常命中”,这种畋猎的英姿并不亚于 冲锋陷阵。也许因为他是帅府的参议,所以能有“上马杀敌,下马作露布”的豪情。必须是他这种人,才够得上说:“ 中原北望气如山。”

    ④女子骑马自然别有风韵;然而骅骝毕竟是配英雄的,不是配美人的。除非是美人而兼英 雄!抗战以后,女同胞当中产生了不少的阿马孙英雄,她们非但有马革裹尸的志气,而且有跃马 檀溪的胆量。她们和白云观外的嬉春女士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⑤《封神榜》里的神仙有骑狮子的,有骑虎的,有骑鹿的,有骑仙鹤的,依我猜想,都不 如骑马的英雄气概。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我 喜欢它飞:我爱它如天马行空;我爱它如风驰电掣。我们的土话把马的小跑叫做“小滚”,马的 大跑叫做“大滚”。“小滚”只觉得颠簸不堪;“大滚”的时候,就大大不同了。马似流星人似 箭,你只觉得身轻如叶,飘飘欲仙,并不像一匹马载着你在走路,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 只有这样,你才尝得到骑马的乐趣。“小滚”的结果,会使你头昏脑涨;“大滚”的结果,会使

    你忘却疲劳    纵然疲劳了,也包管你夜里睡得安稳。会骑马的人不喜欢“小滚”而喜欢“大

    滚”,正像喝酒的人不喜欢淡酒而喜欢白兰地。不看见那些能喝一瓶白兰地的人只喝四两“时 酒”就叫头疼吗?

    ⑥我十四岁就学骑马。虽然栽了不少的筋头,但是那种飞行的乐趣,至今犹萦梦寐。这二十 年来,总没有痛痛快快地骑它一次,不免有髀肉复生之感。我自信盛年虽逝,豪气未销。等到黄 龙既捣,白堕①能赊的时节.定当甘冒燕市之尘,一试春郊之马!

    一九四二年冬

    (有删改)

    注:①白堕,人名,《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记“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后用作美酒别称。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第③段中“文人的骑马,一般说起来,却是最可鄙的。”这句话怎样理解?(6分)

    3.文章结尾作者说“ 等到黄龙既捣,白堕能赊的时节,定当甘冒燕市之尘,一试春郊之 马!”请结合全文说说其中包含了哪些深意。(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进口的”和“国产的”中国特殊论日趋强劲。马丁.雅克的畅销书 《当中国统治世界》大约最引人注目。但这类东方主义式的“中国特殊论”,就认知水准而言都 乏善可陈,不是依据细致的考察与深刻的辨识,更多来自一知半解的“观察”与牵强附会的臆 想,也就难以真正地澄清中国独特的传统文明究竟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对中国当下 的崛起产生了影响。国人自产的中国特殊论也源远流长,自晚清以来从未平息,并由此衍生一个 “不合适论”:由于中国如此特殊,非中国原产的理念、价值、制度或实践,大多不适合中国国 情。但而今,从西医到麦当劳,从男女同校到自由恋爱,不仅都进入了中国,而且生根发芽,开 花结果。以“事后之明”回望,那些振振有词的“不合适论”多是不足为信的武断辩解。

    当然不是说认识中国的特殊性是一个无意义的命题。关键在于许多流行版本的特殊论,往往 基于某种虚假的本质主义文明论,杜撰出某种固定不变的、同质透明的“中华性”。实际上,中 国古代与近现代的文化因素,以及多种外来的价值与理念,都“共时性地”构成了我们生活实 践的地平线,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内在的构成性部分。

    认识中国的特殊性,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与后果,应当着眼于历史传统制约下的当代实践。 而历史的制约与影响从来是复杂和开放的,特别是由于中国传统具有内部的多重性,经典文本的 义理、现实政治中的原则和民间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也由于中国在近代以来经历了 多次巨大的变迁。因此,每当遇到“特殊论”的时候,我们也许要抛开那些陈词滥调,认真地 一问:“当我们在谈论‘国情’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选自刘擎《中国有多特殊》,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进口的”和“国产的”中国特殊论的共同点。〔5分)

    2.文中画线句中的“事后之明”指的是什么?与之相对“事前之论”的在文中是指什么?请联系语段简要说明。(4分)

    3.作者对认识中国特殊性的看法是什么?(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简答题(10分)

    1. 《红楼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一章着力描写了红楼儿女“怡红欢聚”的情 形,请简要分析他们如此欢乐的原因。(4分)

    2. 《家》中高老太爷做主答应了冯乐山提出的觉民与冯侄孙女的婚事,对此高家三兄 弟各自有何态度和行动?(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