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    )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丙对,丁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律疏议·名例》篇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对这句话的本质解读准确的是(    )

    A.德礼是政教的根本,刑罚是政教的辅从

    B.德礼和刑罚相结合,构成完美的唐朝法

    C.唐律融合儒法思想,重视道德教化作用

    D.唐律以教化为目的,体现德主刑辅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作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洁北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

    C.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793年,(英国调派使臣到中国,提出互市、租地等要求——引者注。)乾隆皇帝在给英国使臣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 但到了 1901年,清政府公布议和诏书上谕,居然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屡经列强的侵略打击,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外抵抗的信心和意志

    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府认识到开放的必要性

    C.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清政府想以此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

    D.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逼迫与威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以下不符合粱启超意思的是(     )

    A.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

    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

    C.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

    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

    A.五四运动非革命/五四运动是革命

    B.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革命是暴力夺权/革命是和平请愿

    D.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1927—1937年的中国历史有如下的总结:“然则此时人民已受军队劫掠,索饷之士兵则由将官一声叱咤而处死刑,此时此刻公私权利是否存在?若是蒋介石专制独裁,则冯玉祥、阎锡山与唐生智可以算作民主之发言人?所以,历史学家至此已别无他法,只有如蒋廷黻之相信中国无从避免独裁。蒋介石之作为可以在将来诱导出来一个民主体制,此刻却不能立即成为民主。”对此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践踏民主体制,是历史的反动

    B.蒋介石专制独裁错过了建立民主体制的历史机遇

    C.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是历史的产物

    D.在当时民主和专制独裁斗争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超国民待遇”原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对外企来华投资给予的一种优惠政策的说法。其实,这种待遇在近代中国就已经出现。史学界认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据此解读,下列条款中外国取得“超国民待遇”典型的表现是(   )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B.在沿海沿江增开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

    A.单向性辐射              B.由内向外辐射

    C.多向交汇型              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面对波斯人的人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柏拉图给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由此可见柏拉图(     )

    A.极力推崇雅典的民主政体

    B.允许无知的群众来决定公共政策

    C.主张法律的权力高于统治者的权力

    D.认为“对不平等的公平对待必定导致不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此段描述(     )

    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

    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

    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雅典,梭伦改革颁布的“解负令”

    B.秦国,商鞅变法的法令

    C.罗马,废除债务奴隶法案

    D.法国,伏尔泰的《社会契约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在运动高涨的情况下,托利党惠灵顿内阁倒台,辉格党的格雷上台组阁。1831年3月格雷向国会下院提出了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被否决。……各改革团体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纷纷举行群众大会,支持改革方案。……给国王的请愿书不断呈递上来。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风潮。有鉴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叔。”对这段材料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英国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英国民主进程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成年男性

    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D.英国议会制度最终完善是在《权利法案》中得以确立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大多数的美国开国精英不相信具体的“人民”具备自己统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约翰·亚当斯认为:“民众的忌妒的呼声、猜忌、疑心、自负、傲慢、骄横、野心和某个地位优越者的暴躁”,一旦被用来对付某个人,其结果必然是,“一群不受节制的乌合之众的愤怒和狂暴,通过擅长蛊惑的专制者的暗中挑唆,就会爆发为各式各样的攻击、毁谤和怒火,往往以谋杀和屠戮而告终”,其程度之可怕,在专制主义的历史上都是难有其匹的。为此美国实行了(     )

    A.议会制共和制              B.三权分立

    C.精英政治               D.邦联制总统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

    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

    A.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B.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C.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

    A.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传统与变革”、“妥协与对立”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两对矛盾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呜,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摘自《阳光与闪电——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启示录》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和法国革命中对待“传统与变革”方面有何区别?分析英美式的“阳光革命”和法国式“闪电革命”对其社会发展有何影响?(1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涂归亦称“封驳”“封还”“驳还”等,其意义略相同。……若以今日惯语说之,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通判还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知州不法,通判可奏告朝廷。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宋史》

    材料三 第五章 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副署权与专制政治的关系为视角,结合所学,对以上三则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一 元朝以来,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土司制度。土司管理各该民族,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土司自有法令,对属民的生杀予夺,中央政府不予过问。……常到州县地界抢掠,危害汉民生命财产;……对属民任意役使,赋税是“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 ……恣意虐杀土民,对犯其法而被杀害的家属,还要征六十两、四十两、二十四两不等的银子,名之日“玷刀钱”。 ……为了争夺土地和人畜,土司之间互相厮杀,经年不解,世代为仇,使得当地以及附近的州县不得安宁。

    ——摘自《清朝鄂尔泰》

    材料二 清改土归流的具体做法:清政府采取了集中力量打击强大不法的土司;从大土司集中地区开始,后及其它地区;以及武力威胁与安抚相结合等办法。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第一,对革除土司妥善安置,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第二,选派合适人选充任新设流官。第三,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和管理。第四,禁革各种旧制陋规。第五,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

    ——摘自《论清代鄂西的改土归流》等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