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4 题,null 5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4 题
  1. 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希腊制度确实相当特别,它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出现“民众的政治”,但由于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民众的政治”在希腊城邦的内乱中寿终正寝。材料意在强调古希腊民主

    A. 因自身缺陷而消亡

    B. 导致古希腊内乱

    C. 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 是少数人的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 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C.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A. 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 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 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 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且出行简朴,“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这说明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重农抑商

    B. 商人勤俭持家

    C. 徽州山多地少

    D. 南方经济衰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处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A. 实行地方自治

    B. 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 重视发展海防

    D. 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

    A. 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   B. 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

    C. 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D. 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一一“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 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 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

    项目

    年代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23.5%

    15.5%

    13.9%

    学历

    11.7%

    12.6%

    25.3%

    A. 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 时代发展影响择偶标准

    C. 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

    D. 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东亚合作领导人等重要会议;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述活动体现我国新时期外交的特点是

    A.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加强多边外交,不断推进区域合作

    D. 深度参与不结盟运动,对外开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 新航路开辟中

    B. 殖民扩张过程中

    C.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下列作品的风格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5 题
  1. 汉代画像石(砖)上有大量妇女劳动的画面,如“一农妇在前播种,一农夫在后打土块”、“男子持权扬场,女子抱麦子”、“一农妇连枷打场”,以及妇女采集桑叶、纺织、酿酒、饲养家禽等。由此可知,汉朝的小农经济

    A. 提高了劳动妇女的地位

    B. 采用了家庭生产的形式

    C. 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

    D. 摒弃了自给自足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优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迴异反映了

    A. 列强对华侵略放松

    B. 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

    C. 列强资本输出减少

    D. 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B.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A.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C. 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 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而)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的苏联改革

    A. 放弃工业化的方针

    B. 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C. 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D.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明清之际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学趋于衰微,权威发生动摇。宋儒在解经传注时有鄙薄文字音韵的考证、以自己的体会所得为定解的学术倾向。明末清初的学者发现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援引和传注有很多疏漏、谬误之处,这引发了学者们对理学的怀疑。理学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强化,并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自觉贯彻,在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双重作用下,理学的道德规范逐渐蜕变为僵化的道德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成分逐渐减少。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李贽大胆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应“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提出“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反对“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唐甄认为:“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儒学与诸子学、释道地位相等,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功能。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一见解非常具有批判性。《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读通鉴论》等著作,则直接援引原始儒家经典,或者根据自己对原始儒家经典的诠释,来审视理学弊端,驳斥理学观点。明末清初对理学的批判达到高潮。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三唐甄推崇三代之治“君明臣忠,上下和易”的理想摹本,强调君主应遵守道义原则,应爱民、养民、富民,自身俭朴,任用贤能,礼遇朝臣。他没有从制度上否认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而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君主专制模式,最后滑向对圣明君主的期盼。任何先进的思想如果不能引出制度的力量,那它就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        

    ——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宋明理学的方式。

    (3)据上述材料,评价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后,离婚已不属于男子单方面的权利,妇女为争得平等幸福而主动提出离媒者日渐增多。民国十年,山西省2028件“协议离婚”案中,其中有·91件为女方主动提出者,男女双方提出者1390件。随着各类社会团体的纷纷成立,养济院、善堂、“敬节所”等公益慈善机构的数量也逐漸增多。随着新式工矿企业的的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汽车、电车及信息传递方式改进,使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学受、结社、团体以及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活动场所

    ——摘编自徐永志《辛亥革命前后的家庭变动》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更并非结束于辛玄这一年。其前因与后果都有连续性与复杂性。放开历史的视矩,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正、负面影响才有可能讲透。"共和国现念”在部分精英群体中項实“深入人心”,“共和”一语不仅仅是现念,它还有一整套政治架构,包括制度、机制及至礼仪、服饰等等。

    ——摘编自幸开漶《辛玄革命百年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20字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是相当独特的,由战后初期的保持距离甚至对立转变为迫于形势而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英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直被视为“貌合神离”的伙伴。

    材料一“我今天想对你们说说欧洲的悲剧。……解决问题的万全之策是什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欧罗巴合众国。……重建欧洲家庭的第一步是法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选自丘吉尔在1946年9月的演讲《欧洲的悲剧》

    材料二1948年,丘吉尔提出作为战后英国外交总方针的“三环外交”:“第一个环当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个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及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在内,及美国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一个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显然,在丘吉尔心目中,联合起来的欧洲是最后一个环,其地位在英联邦和英语世界之后。

    ——摘编自陈乐民《战后英国外交史》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戴高乐首先考虑的是:“英国一旦成为欧洲的第七个成员国,要它永远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乐还认为,联系如此紧密的英美关系将会使英国成为美国投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另外,英法在共同农业政策上也存在分歧。1971年英国重新与欧共体谈判,并于1973年最终加入。然而,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一直是一个半心半意的伙伴,它的边境仍处于半开放状态,它反对防务一体化,也不愿加入欧元体系,所有这些都使英国与联合的欧洲若即若离。

    ——摘编自娄南《民族国家与欧洲一体化:1945-1973》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中指出二战后初期英国对待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概括为实现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相关国家采取的重大行动。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的因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后对双方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2)指出材料二的诗句体现出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举一例说明。概括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成功的改革,改革者必须注意的策略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拿破仑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颇具争议的杰出的代表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最终“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如何“完成革命”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并由此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