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如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雅典民主政治的领袖阿里斯泰德以“公正者”而著名,但在公元前483年经公民大会投票,遭到放逐。据说在投票之时,一不识字农民递过充作选票的陶片,请身边的阿里斯泰德代为刻上他的名字。阿里斯泰德大奇,问道,你既不认识这位人物,何以有怨于他?农民答曰:一听到他被称为“公正者”,即感厌恶,因此投票放逐他。这则故事反映出

    A.此时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不高

    B.雅典公民普遍不满政治领袖

    C.“陶片放逐法”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D.雅典公民中多数人文化素质不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到:“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的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趋势“脱胎换骨”。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

    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材料不能说明

    A.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英国女王不再拥有政治权利

    C.所有的提案都必须由两院同时通过才能生效   D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说美国在破坏这次中国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蓄谋并同英国一道悍然炮击南京,给蒋介石以沉重的压力,加快了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人物投降帝国主义的步伐。”这是对哪次中国革命的评价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中国在西方列强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中扮演了半殖民地的角色,社会转型极其缓慢。下列有关缓慢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外留学生大量介绍西方思想文化②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社会变革

    ③近代工业举步维艰④遭受侵略,主权不断丧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古龙小说里有名的小李飞刀又名小李探花,不知道古先生是不是暗蕴古义,一夸李寻欢文才好,二夸长得漂亮,三夸性子风流。明清时期,“探花”专指

    A.殿试第二名       B.殿试第三名        C.会试第二名        D.会试第三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毛泽东思想经历了诞生、成熟、发展几个阶段。下列属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敬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斐多篇》说:“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暇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文中“爱知识的人”应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回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从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首次把世界唤作“地球村”起,一些富于文化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西方史学家就感到了一种必要,那就是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以便提供某种参照,对“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中心论传统史观需要突破            B.强调本民族史是每个史学家的责任

    C.保护多元文化有助于国际合作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有关四大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B.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宋代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             D.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礼记 · 坊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所以,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B.严格宗法制度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激发认同,维护社会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由此判断,当时孔子对现状的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中立             D.无所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

    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可见作者认为

    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                  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

    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                  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孔子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朋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孔子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佛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材料三 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做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同时代人“矮化”孔子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异同。(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牢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远之劳”。

    ——《明太祖皇帝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怎样推动了当时秦国的社会转型?(6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的措施有哪些?其实际效果如何?

    (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的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8分)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危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质。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族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8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