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连(zhān)奋(xīng)不边际(zháo)风尘仆仆(pǔ)

    B.尾(shā)恫(hè)私舞弊(xùn)目惊心(chù)

    C.勇(xiāo)磕(pàn)四处走(xuè)心自问(mén)

    D.克 (jiá)挛(jìng) 亲密无(jiàn)踽踽独行(y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C.入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D.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泰坦尼克号失事100周年纪念日,全球多个地方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其中包括重走泰坦尼克号当年航线的巴尔莫罗尔号邮轮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举行的纪念仪式。

    B.瑞典国王因自己开车上下班饱受赞誉,而曾花15 欧元乘坐廉价航班探亲的西班牙王后更被视为欧洲王室节俭的榜样。

    C.据中新网10 月6日报道,苹果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并在其官方网站登出讣告。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索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据统计,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今天,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

    ②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江河日下

    ③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

    ④那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

    ⑤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

    A.③⑤④①②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②④①

    D.④③⑤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来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作基础。

    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B.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源头。

    C.在全球化使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C.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D.“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B.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C.战国中后期儒学“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2分)

    窗 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彻底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的好长时光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透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里,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透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打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从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在他们守望的家园里几孔温穆的窑洞,仅仅是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是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圈在脚地上的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尽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更不相信和我一样的文化人,用善心对它的穿凿附会。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语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这里的凡是叫得很响的艺术,绝不是风花雪月,墨香能染。那些锤钎凿出的石狮子,那些木槌敲击的牛皮鼓,有哪一样,不像在黄土上种植五谷,需要的是木和铁合一的工具?是的,陕北的人男耕女织,他们手里握着木头,握着铁,这是他们向土地索取衣食的最基本的方式。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特别是她们的文化与想象的极大反差,却能创造出一些很抽象的窗花,谁会相信,这是出自于一群走在庄稼身边的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的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应该在言语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有删改)

    1.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3.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4分)

    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髫龀就学,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至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官军薄:轻视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     )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5分)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宋祁《玉楼春》)

    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李商隐《无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最准确、得体的5个词语,依次填入五个句子中的画线处。(5分)

    敬赠 抛砖引玉 荣膺 舍下 不吝赐教 消息  惠赠  忝列  噩耗  府上

    ①一位高三学生在微博上发贴:“我想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但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在此恳请有经验的老师________,本人将不胜感激。”

    ②一位教师在“十佳教师”颁奖会上谦虚地说:“我做得还不够好,能________‘十佳’,深感惶恐。”

    ③一药店广告:“凡在本店购买药品超过100元,本店将________精美礼品一份。”

    ④小华给她的伯母发短信:“刚刚得知伯父生病住院的________,十分牵挂,祝伯父早日康复!”

    ⑤张教授写信给李教授:“回忆去年拜访________,受到您的热情款待,非常难忘。”

    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部分词语可增删或调整次序。(4分)

    曾伴随画家马克斯·恩斯特度过许多岁月的由其后人首度送上拍卖场最后被一位匿名电话买家以约1632万美元拍得的《失窃之镜》是马克斯·恩斯特在1941年创作的一幅超现实主义杰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以下文段,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6分)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卑微,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

    ,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渺小,还是可以滋润一片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也谈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