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表述错误的是(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C.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D.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以美元为中心

    B.美元与英镑挂钩,其他国家与美元挂钩

    C.以英镑为中心

    D.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元挂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

    A.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分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C.美苏争霸的结果

    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共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柏林危机

    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越南战争

    D.朝鲜战争    杜鲁门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    )

    A.正确。因为全球化正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

    B.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不要参加

    C.偏颇。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D.基本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美国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的文件有 (    )

    ①开罗宣言   ②雅尔塔会议   ③波茨坦公告  ④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  ⑤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08年4月1日,意大利米兰击败土耳其的伊兹密尔,赢得了2015年世博会的主办权。50年前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了二战后的第一个世博会。你推测下列各项中属于布鲁塞尔世博会主题的是(    )

    A.“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B.“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一直处于联合国托管下。科索沃议会于2008年2月17日通过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此后,国际社会对科索沃宣布独立作出不同反应。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18日通过联合声明,谴责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美国总统布什18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科索沃“现在是独立的”国家。欧盟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外长鲁佩尔18日在欧盟外长会议召开前说,是否承认科索沃不是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事情,而将由各成员国自己决定。这表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国际社会已就民族自决原则达成共识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D.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矛盾不可调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

    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对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导致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③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④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主张。这表明(    )

    ①欧洲实力的增强          ②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欧洲经济一体化尚未开始  ④欧洲抵制美国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

    A.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B.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提高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D.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8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 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    ②欧盟各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③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    )

    ①学科越来越多           ②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 ④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了(    )

    A.83年   B.84年   C.69年   D.67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    )

    ①社会主义的初创阶段必然有来自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

    ②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惟一选择

    ③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以下对知识经济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B.它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的特点

    C.它具有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D.它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念更加注重速度和数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

    ①市场经济制度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世界各国发展军备的推动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    ⑤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以科技、高质量产品而闻名的海尔集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推动高科技新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这就是海尔长盛不衰的奥秘。这说明(     )

    A.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B.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C.采用新技术能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动

    D.科技创新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    )

    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

    ③世界形势趋向紧张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 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

    材料三: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经济活动的和 谐发展。……发展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当代世界史》

    回答:

    (1)材料一中马歇尔所说:“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 制度”是什么制度?(4分)

    (2)据材料一,马歇尔这次演说提出了什么?影响如何?其实质是什么?(6分)

    (3)据材料二分析北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2分)

    (4)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目标。《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 》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认识到,苏联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  观察家认为,90年代以前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之势正在被打破,东亚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第四极。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领导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中美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建立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日两国建立迈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法俄德决定建立首脑定期会晤。日俄决定争取在2000年前签定和平条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亚欧会议讨论了一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出资的问题,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这是抛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大的出资国美国,由亚洲和欧洲共同携手,对美国布下了包围网,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欧洲和亚洲合起来占据国际货币基金出资率的60%,仅占18%的美国成为少数派。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五:  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中国同意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东南亚金 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决定人民币不贬值,并向泰国提供资金援助。

    回答:

    ①比较材料一、二和材料四,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②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国家关系的新特点及其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4分)

    ③材料四所说的划时代成果为什么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6分)

    ④结合材料三、五,说明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变化中发挥的作用?(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

    材料一: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材料二:  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目前世界有4500家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40%、贸易的50%~60%、技术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技术专制的80%。

    材料三:  中国某家用电器集团已在海外发展了60多个经销商,3600多个经销点,在海外设立成品生产工厂13个,在中国建工业园10个,产品批量出口到世界十大经济区域。

    材料四:  八国集团峰会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的格伦伊格尔斯庄园召开,迎接他们的除了格伦伊格尔斯美丽的风景之外,还有逐渐升级的抗议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和暴力事件,全球化的反对者用树干堵塞了该镇的一座桥梁,还有人竖起了“G8无民主“的标语。反全球化者还声称要破坏这次峰会。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分析出现众多全球化反对者的原因。(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趋势?(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