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选择题 39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8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9 题
  1.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

    A. 20世纪初   B. 经济大危机时期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 20世纪九十年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 恢复工业   B. 整顿金融业   C. 调整农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日本明治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废藩置县   B. 允许土地买卖   C. 文明开化   D. 发展近代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 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统计,1800年英国有蒸汽机321台,到1825年,就已近有15000台。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水力的限制,这与蒸汽机的改进密切相关。为此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克隆普顿             D.瓦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 富尔顿   B. 莱特兄弟   C. 史蒂芬孙   D. 贝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78年,爱迪生在报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烈下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A. 发电机   B. 内燃机   C. 电影机   D. 电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 西门子   B. 史蒂芬孙   C. 爱迪生   D. 卡尔·本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 )

    A. 首先发生在德国   B. 造成了环境污染   C. 降低了生产效率   D. 减少了贫富差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7年湖南九年级中考模拟)马克思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仔细观察下图判断,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 国内市场问题

    B. 关税问题

    C. 奴隶制存废问题

    D. 生产原料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颁布了(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表明林肯( )

    A. 抗击英国殖民统治的决心   B. 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C. 废除黑人奴隶制的主张   D. 与南方奴隶主妥协的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大帝

    C. 亚历山大一世   D. 亚历山大二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列宁说:“农民获取‘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

    B. 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C. 美国内战后解放了黑人奴隶的处境

    D.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861年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这次改革(  )

    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B. 建成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C. 促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D. 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随着两艘船身漆黑的战船驶入日本的江户湾,日本的国门被打开了。最早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

    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重视发展科技            D.重视发展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打领带作为时尚,这与明治维新哪项改革措施有关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文明开化   D. 允许土地买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部英国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集会上,工人们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字,并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A. 英国工业革命   B. 巴黎公社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宪章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英国广播公司曾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的票数高居榜首。这说明了当今世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A. 宪章运动的发展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国际歌》的诞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百多年来,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唱着欧仁·鲍狄埃创作、皮埃尔·狄盖特作曲的《国际歌》,它的诞生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 巴黎公社   B. 宪章运动

    C. 十月革命   D. 里昂工人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德矛盾日益激烈   B.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世纪末,一个由德国为中心、依附于德国的伙伴奥匈帝国和随时待价而沽的动摇的盟友意大利组成的军事组织是( )

    A. 三国同盟   B. 轴心国集团   C. 三国协约   D. 反法西斯同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索姆河事件

    C.美国参战          D.凡尔登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6年5月29日,法、德两国在法国的东北部地区举行仪式,纪念100年前在那里发生的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仪式上说,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汲取教训、建构美好未来。这场战役是

    A.索姆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你认为应该是下列哪一位

    A. 卢梭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但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俄国“二月革命”的最主要成果是

    A. 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废除了农奴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果我们要考察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圣彼得堡(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         D.叶卡捷琳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巴黎公社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24年,家住莫斯科的居民要给国外亲戚写信,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国名的全称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拿破仑战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巨头”形式控制了局面,下面不属于“三巨头”的是

    A. 克里孟梭   B. 达拉第   C. 威尔逊   D. 劳合·乔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与此相关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 美国和日本   B. 英国和德国

    C. 德国和法国   D. 美国和德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A. 具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B. 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处置

    C.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D.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 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 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 兴办公共程减少失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A.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 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 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1933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标志性事件是

    A. 国会纵火案   B. 纳粹党成立

    C. 希特勒上台   D. 迫害犹太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估计约有110万人(90%为犹太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二战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遗址在哪个国家

    A. 德国   B. 波兰   C. 捷克   D. 奥地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历史学习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历史解释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探讨因果关系是其重要形式。

    珍妮机

    火车机车

    瓦特

    示例:

    关键词:珍妮机瓦特火车机车;

    主题: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解释: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推动了其它生产部门机器的发明;大量机器的出现需要更加方便、有效的动力,瓦特改进蒸汽机;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火车机车是其代表之一。

    按照示例,在下表词语中任选一组(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解释。  (要求:主题明确,语言简洁,解释要体现关键词之间的因果关系)

    天王星

    爱因斯坦

    核电站

    万有引力定律

    原子能

    牛顿

    关键词:

    主题:

    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谷物产量和工业生产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0年俄国(苏俄)谷物产量和工业总产量变化的情况和原因。 

    (2)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1920——1925年苏俄(苏联)谷物产量和工业总产量变化的情况和原因。(4分)

    材料二  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2

    1

    2

    1

    拖拉机

    2

    1

    2

    1

    电力

    7

    4

    3

    2

    石油

    2

    1

    2

    1

    5

    4

    3

    2

    ——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编辑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情,是在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的基础上,在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以及由此而开创的美国联邦制国家体系……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

    ——《强国之鉴》

    (1)材料一中所说的“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

    年份

    移民增长数

    年份

    专利证书增长数

    1851-1854

    37.9-42.8

    1851-1856

    757-2315

    1863-1866

    17.6-31.9

    1863-1867

    3781-12301

    1879-1882

    17.8-78.9

    1880-1883

    12926-21196

    1898-1903

    22.9-85.7

    1898-1903

    20404-31046

    ——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外来移民的不断增长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两幅照片均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

    (3)上述照片反映出当时的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大国崛起》

    (4)材料四中的“明智试验”指什么?“明智试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明智试验”的特点是什么?

    (5)综合以上各段材料,指出美国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的民族复兴提供了哪些借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