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 地方无选举权

    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察举制的弊端

    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A.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B.御史大夫

    C.三省六部的长官       D.谏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针对皇帝频繁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 反对中央集权         B. 主张建立内阁

    C. 主张加强相权         D. 反对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 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 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 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 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资本主义的萌芽 

    C.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6分)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

    北宋时,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五的观点。(9 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北魏政权的衰落和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说明同意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