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秦长城的起点是(      )

    A、东到大海,西到辽东        B、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最可能是原始人类遗迹的是(   )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有加工痕迹的石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韩非子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学会的是(   )

    A、住山洞里              B、懂得用火

    C、群居生活            D、制作工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中华民族,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天水一方,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商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描述的是(    )

    A.神农氏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于舜”。该材料反映了(   )

    A.等级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或丝绸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料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被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

    A.《三国演义》        B.后羿射日

    C.商朝金文          D.炎帝传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纷争与哪一政治制度有渊源(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衰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说的是战国时期的哪次战役(    )

    A.城濮之战           B.围魏救赵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下列属于“评价”的是(      )

    A. 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

    B.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

    C. 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D. 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战争频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     )作出了评价。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秦代砖文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是(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推恩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我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是因为(      )

    A.他们都尊崇儒家文化

    B.他们都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

    C.他们都派人开通西域

    D.他们都治理黄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请仔细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长安──今新疆──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B.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中亚、西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西域正式归属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建立西域都护府

    C. 建立安西都护府           D. 班超经营西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 秦朝时期           B. 魏晋时期

    C. 西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三国时期孙权曾派一位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关系,这位将军是(      )

    A.卫温              B.黄盖

    C.张骞            D.班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A.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洛神赋图》               D.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     )

    ①胡人汉食、汉人胡食   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    ③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交往   ④通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人物和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

    ①曹操       ②苻坚      ③西晋      ④北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材料二   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

    材料三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 郭沫若《殷契粹编》

    材料四   它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它的贡献,在于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2分)谁改进了这一技术?(2分)

    (2)材料二中的文字是?(2分)

    (3)材料三中的文字是?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何时开始?(4分)

    (4)材料四中的著作是?作者是?(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材料二:“政治上结束战国纷争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纷争却是在汉代。”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材料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豪强、官吏进行监督。公元前106年,将全国分成了十三个监察区,每个区叫做部,每部派出一名刺史,中央的刺史叫做司隶校尉,其他十二个州都叫刺史。

    请回答:

    (1)为避免材料一的问题,秦朝开创的政治体制是?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材料二中 “政治上结束战国纷争是在秦代” 是指(2分)

    (3) “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是指?其影响是?(4分)

    (4)材料三中加强对官员监督的皇帝是?他铸造的钱币是?(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