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9 题
  1.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全国,是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请问是哪一朝代

    A.唐朝          B.隋朝         C.元朝         D.秦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的“千里长河”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这是因为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

    A.贞观遗风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品中正制     D.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他是一位敢于直言的名臣。作为谏议大夫,他提出200余条建议,为唐王朝不断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作出了巨大贡献。文中的“他”指

    A.魏征          B.常何          C.晁衡         D.马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雕版印刷术在唐时期已经发明。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他是

    A.《天工开物》     B.《史记》

    C.《大唐西域记》   D.《金刚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的对联中,“诗圣”是指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8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们的祖先在桥梁工程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隋朝那位工匠设计的

    A.李春        B.鲁班          C.孙思邈       D.鉴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舞蹈《飞天》的照片。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错误的是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主要是以佛教故事为主

    D.爷爷:我到陕西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A.“交子”纸币       B.“会子”纸币         C.开元通宝           D.光绪通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               C.行省               D.宣政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蒙古歌谣“吉祥三宝”优美动听,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辽          B.西夏              C.元朝             D.宋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根据诗中的描述,推测其隐含的科技成就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西藏自治区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元朝时管辖西藏的机构的名称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市舶               D.行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歌曲《爱我中华》中有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一个民族是在元朝融合形成的

    A.蒙古族         B.回族         C.满族         D.藏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兴趣小组计划以“唐代文明”为主题,编排一个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丹经》、《唐律疏议》、《大唐西域记》、《全唐诗》、《秦王破阵乐》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请写出名称。 

    (1)剧中的赵二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会分派给他________。(1分) 

    (2)剧中的张三是个法律研究员,你会分派给他__________。(1分) 

    (3)剧中的李四是位诗歌爱好者,你会分派给他_____________。(1分) 

    (4)剧中的王五是个乐舞爱好者,你会分派给他________________。(1分) 

    (5)剧中的钱大是个旅行家,热衷于研究印度历史地理风俗,你会分派给他___________。(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如图,识图并回答问题(7分)

     

    图一  大运河示意图          图二“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根据图一,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南北起止点?(3分)这条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1分)

    (2)如由江都将粮食运往洛阳附近的洛口仓要经历运河的那几段?(2分)

     
    (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指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的名称是?(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材料一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创立的科举制度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请回答:(1)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1分)

    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2分)

    科举制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什么?(1分)

    材料二  如图,看右图唐朝三省六部简表,回答下列问题

     
    (2)唐朝法典《唐律疏议》审批时需要通过哪个省的审核?

    负责执行政令的又是哪个省?(2分)

    (3)元朝在隋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了一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制度。请问这种制度的名称是?(1分)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叫什么?(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柳宗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1分)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团被称作?(1分)

    材料三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图一                                    图二

    (3)指出材料三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结合上图,指出他对外交往的起点?“六渡出海,终抵东瀛”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4分)

    材料四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图二指出,这位“僧人”是谁?(1分)结合图一指出“这条求知之路”的终点是哪里?(1分)“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是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1分)

    (5)学习了两位僧人的故事后,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