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观刈麦》)

    2.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3.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5.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6.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7.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8.          ,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9.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首联和颔联。(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

    “孝”是稍纵既逝的juàn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杯清茶;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zhǐ尺的一个口信;________________……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juàn(     )恋,   zhǐ(     )尺, 花团锦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鸿雁”在本文的意思是       “链条”在本文的意思是        。(2分)

    4.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补写一句。(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解答以下问题。(4分)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思想家       名言。(1分)

    2013年8月份,中国国家京剧院在德国汉堡演出京剧《野猪林》,获得巨大成功。《野猪林》的故事取材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______》,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在险遭解差杀害时被 ______ 搭救,后来,二人同上 _________聚义。(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3年8月,合肥市开展“创建全国卫生、文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简称“三城同创”)。下面是某学校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合肥某学校围绕合肥市“三城同创”主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制作了一批宣传牌。内容是《合肥市民“十要”、“八不”、“三管好”》,其中一条就是“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小杨同学不以为然,在路过宣传牌时故意扔下手中的糖纸垃圾。别人批评他:“不要扔嘛,讲一点社会公德。”他笑着回答:“我这是不怕牺牲献出爱心,牺牲了我的形象,却能给清洁工阿姨带来工作,何乐而不为?如果都不扔,她们不是失业了吗?”

    1.如果你是小杨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2分)               

    2.班主任老师在与小杨谈话后,觉得需要在班级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拟定符合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班会主题。(3分)

    3.九(1)班班委会决定主题班会在本周三下午最后一节召开,要求你写一则通知。请你把通知写在下面:(3分) 

    4.校团委举行“讲文明,树新风”演讲比赛,下面是王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4分)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A]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做个文明中学生的关键。文明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坚信“滴水汇成河,千河聚成海”,[B]我们就能够缔造文明的社会氛围,培养和谐的社会风气

    ①画线句[A]有语病,应该修改成                      。(2分)

    ②画线句[B]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换成“       ”(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22分)  

    忆  读  书(冰心)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⑤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⑥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⑦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⑧《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⑨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⑩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本文选用时有改动)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③④⑤段作者详写读了哪几本书?为什么要写?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6分)

    答:                                                

    5.文章第⑨段,作者写了哪几层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忆读书》一文寄托着作者冰心对少年儿童怎样的期望? 请你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8分)

    主动是金

    ①有人说:沉默是金,因为祸从口出,许多麻烦和厄运往往因为自己的多嘴;而且沉默可以表示深沉,表示有力,表示有城府。有人说:慷慨是金,因为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只要你能大方的给,必能得到丰厚的回报。有人说:坦诚是金……也许这些都不错,但我认为,主动才是真正的金,才是自己拥有的真金,才是别人无法抢夺的金。

    ②主动是金,首先是因为它是良好精神状态的源泉。人生与事业的成败,决定于人的精神状态,而良好的精神状态又是以主动性为基础和前提的。一个有主动性的人,必然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爱心,对事业充满热心,对他人充满诚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有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对本职工作则极富责任感。每天都能以饱满精神去迎接工作挑战,以最佳的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这样,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得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越发认识到你的价值。

    ③主动是金,还在于它是一条激活人的内在潜力的魔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无所成就不是他们的内在潜质不具备,而是这种潜质没有得到很好挖掘。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两位教育研究工作者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向某小学提供了一份名单,说那是从一项测验中发现的学生天才。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机从该校学生名单中抽取出来的。然而有趣的是,学年结束时,这些学生的成绩果然比其他学生高出许多。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试验告诉我们:人的潜能与其主动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人的内在主动性调动起来了,潜能就会得到最大发挥,甚至能使平常人做出超常的事情。

    ④主动是金,更因为它是人与外部环境偶合的调适器。人生存、工作都是有环境的。环境是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绝对无所作为的,他可以积极主动地与环境进行“互动”与“适配”。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主动性,他来到某个环境中就会迅速适应,并且会在自己的努力下使不够理想的环境有所改善。没有主动性的人,则很难与外部环境“接轨”,既适应不了环境,更改善不了环境,也不可能与环境的变化俱进,好的环境还有可能变坏。

    ⑤所以,我呼吁:做一个有主动性的人吧!因为,在他们面前,天空总是蓝蓝的,空气总是新鲜的,人生布满了鲜花,事业充满着诱惑。他们,只有他们,才拥有金子般的生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5分)

    答:                                                   

    2.文章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分)

    答:                                                   

    3.第④第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4分)

    答:                                                   

    4.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答:                                                   

    5.人生不能被动,生活需要主动。只有主动,才能不断的获得上进的机遇;只有主动,才能超越别人;只有主动,才能牢牢的把握胜券。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做就是“主动”?(4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甲]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先帝不臣卑鄙                   由是感激           

    深入不毛                   会挽雕弓如满月      

    尔来二十一年矣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3. [甲]文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2分)

    4.根据选文,填写下表(4分)

    篇目

    人物情感

    表达方式

    《出师表》(节选)

    《江城子 密州出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我们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在有梦的时代。梦想有时是那样的切近: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月球表面,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进一步实现。作为九年级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梦想。面对着熟悉的校园,你可以驰骋梦想,想象未来的校园,展示自己的梦想……

    请以“我的校园梦”为题,选取某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