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 仁政

    B. 徳治

    C. 守礼

    D. 非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阳历为国历,1927年,国民政府通令:“嗣后无论公私事项,一律遵用国历”,然而之后社会使用旧历(农历)仍占主流。1936年,国民政府通告旧有的农家节气,应时节令等,均移于国历,其不可移者,则仍其旧,藉为推行国历之助”。这表明

    A. 保守主义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

    B. 政府向落后社会生活方式让步

    C. 城乡之间习俗变迁的速度差异大

    D. 政府意识到习俗变迁应因势利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有事急,请以为郡便。”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据此可知当时

    A. 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

    C. 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

    D. 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初列侯封邑,列侯可征收封地租税,但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据此可知汉初

    A. 列侯与中央矛盾重重

    B. 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C. 郡县制并未得以推行

    D. 封邑经常与朝廷对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治外法权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

    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

    D. 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张之洞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曾提出:“凡我普天臣庶,遭此非常变局,忧愤同心,正可变通陈法,以图久大,不泥古薄今,力变以前积弊,其兴勃焉,又何难雪此大耻。”说明此时的张之洞

    A. 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

    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主张

    C. 准备彻底地改弦更张

    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 表明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

    B. 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 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D.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B. 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C. 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

    D. 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阅读下图“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该图表明

    ①诸侯国主要集中在政治中心东部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周文化扩展至黄河中下游

    ④姬姓贵族均分封在边远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A. 唐太宗推行“祟儒尊孔”的国策

    B. 《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考试用书

    C. 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 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也有所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最求的目标,这表明

    A. 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 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A. 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 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C. 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D. 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材料一  在近代,欧洲一些文化哲学大师曾鄙视中国文化。黑格尔就把中国哲学排斥于哲学之外;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中国哲学是背离时代潮流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自不必说,就连中国文人也难以抵挡这股潮流。胡适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感慨中国处处不如人;鲁迅则剖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材料二  1737年出版的《莱布尼茨哲学发展史》指出,莱布尼茨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柏拉图,二是东方的中国哲学。1773年霍尔巴赫在《社会的体系》中赞美孔子对政治与道德结合,以至于“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功效”,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汤因比(1889—1975)和池田大作(1928-)研究发现,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而不是西欧或西欧化的国家,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如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道教顺其自然的直感,将使中国文化为世界统一的文化主轴。

    ——据王文科、白风城《论中国文化哲学对近代欧洲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鄙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变化,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文化的影响及原因,说明“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文化)”的根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宋代诗人整体对屈原的关注,造成大规模对屈原的评价是以往任何朝代都不能相比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孰著于屈原呢?……宋代诗人通过对屈原之死、之醒、之流放、之离骚的评价,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醉醒、贬放、诗歌的认识。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文人士大夫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又是这一政权的支柱,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

    苏航在《屈原塔》一诗中盛赞屈原:“楚人悲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学家李觏在《屈原》一诗中却写道:”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筯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摘编自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诗人心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诗人整体关注屈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诗人对待屈原自杀问题的态度,并作简要评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