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 分子重新组合   B.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D. 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

    A. 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B. 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氢氧化钠能与水反应

    C.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D. 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Na、Ne都是非金属元素   B. 合金、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C. 氯化钠、碳酸钠都是盐   D. Ca、Fe、Zn都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食用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B. 青少年预防佝偻病,应适量补锌

    C.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   D. 蛋白质、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B. 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两个电子

    C. 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汽车自燃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加速行驶,让风把火吹灭

    B. 把引擎盖、车窗全部打开

    C. 小火时,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喷灭火剂

    D. 打开汽车空调,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使小麦枝叶茂盛,颗粒饱满,减少“软骨病”,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 CO(NH2)₂   B. NH4H2PO4   C. NH4NO3   D. K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K——1个钾原子   B. H——1个氢分子

    C. 3O——3个氧元素   D. Ca+2——1个钙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制取氧气时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   B. 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在塑料桶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B. 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过滤过程中液体外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

    C. 红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红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D.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新型水处理剂ClO2的新制法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丙、丁都是混合物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生成物丙是水   D.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铁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

    B. 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同温下分解过氧化氢,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发溶液也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

    C. 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D. 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A. 煅烧石灰石   B. 在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稀释NaCl溶液   D. 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a.食盐       b.苏打       c.小苏打       d.热石灰

    ﹙1﹚“侯德榜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_________。

    ﹙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

    ﹙3﹚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采用_______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2﹚日常生活的牛奶包装盒、塑料袋都属于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非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3﹚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在我国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在空气中________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根据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________℃时,A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保持其中溶解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常温下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

    行的方法是________。

    ﹙3﹚现有一杯t1℃时含A、B的两种物质且饱和的混合溶液,若要从中分离出A,其操作方法是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t2℃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C.在t2℃时,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

    D.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别mg和ng,则m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

    ﹙2﹚常温常压下一氧化碳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将__;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时,待导气管口有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食品包装中常有一种袋装防腐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生石灰等。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该防腐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黄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浅绿色)。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的溶液呈红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和Ca(OH)2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Fe2O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研碎,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水后过滤,向过滤后的固体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为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10g样品,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符号;

    ﹙2﹚图中m点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计算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