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友(yì)     束(fù)     篱(fān )   肪(zhī)

    B.寻(mì)   缝(jiá)     求(qí)    料(sù)

    C.卑(bǐ)   案(dǎng)     围(fēn)     射(fú)

    D.猎(shòu)   临(bīn)     果(fǔ)     通(j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合辙押韵   诚惶诚恐    正襟威坐    广袤无垠

    B. 张皇失措   触目惊心    天衣无缝    油光可鉴

    C.千山万壑   囊萤映雪    胜气凌人    长吁短叹

    D.众目睽睽   莫忠一是    颤颤巍巍    引经据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几个人把一个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B.在以“文明在盘锦,同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盘锦市中学生主题辩论赛上,每一位参赛者的精彩辩论,都令观众目不暇接

    C.专家们一致认为,防止疫情流行,是“芦山”地震后灾区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改革开放以来,盘锦工业不但发展很快,而且农业发展也很快。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无力。

    C. 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D.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文阅读,回答小题(10分)

    【甲】(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①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②。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 chǎng )③,戴华阳巾④,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⑤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①比屋:家家户户。②状:描述。③鹤氅:用鸟羽做成的披风。④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⑤第:只。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        庙堂:

    ③不可状          具:       ④公退之暇,鹤氅     被: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甲】文中“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具体指什么。(2分)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分)

    花草树木,同样具有人的性格、人的风采、人的品德。我喜欢倾听竹的低唱,因为它有洒脱的风度刚直的气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2分)

    研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一位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一位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年的饭吃。”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探究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爱是法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的主人公,她有着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B.《童年》中,母亲不顾外祖父的反对嫁给了父亲。后来,父亲得病死了,刚生下来的小弟弟也夭折了。母亲回到娘家后,舅舅们以为母亲要分家产而引起家庭的纠纷。

    C.唐僧在五指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曾经遭到一匹具有智慧的马的攻击,幸亏有一种像人的名为“耶胡”的动物救了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15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秋天默默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6)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7)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9)_______    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

    (10)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                               。  

    (11)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                                  。   

    (12)《爱莲说》中用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小题.(21分)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⑪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⑫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⑬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⑭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⑮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⑯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⑰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1.文中②~⑤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2.结合文章⑨~⑮段,写出父亲的行为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表格。(4分)

    父亲的行为

    母亲的感情

    A

    嗔怪

    父亲舍不得吃那块烧饼

    B

    父亲诉说他吃了整整七天的烧饼

    C

    D

    感动

    3.请分别运用修辞或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文中划线⑦段A和⑫段B两句。(4分)

    A:

    B:
    4.概括“我”父亲的形象。(2分)
    5.如何理解结尾句“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这句话的含义及在内容上的作用?(4分)
    6.说说标题“四十二粒芝麻”的妙处。(2分)
    7.读了本文,你对父母的爱有了哪些新的感悟,谈谈你的体会和启发。(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15分)

    是谁发明了手机

    ①“闹铃、打电话、上网、游戏、音乐、视频、电子书……”——手机已经成为你我工作生活中“如影随形”的“玩伴”。国际电信联盟在2013年世界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有68亿手机用户,约占世界71亿总人口的96%,并进一步做出预测——至2014年年底,世界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数量将超过世界人口总数。人们在“玩手机”、“攀比”手机品牌、系统、像素等时,谁知道哪位科学家发明了手机?

    ②1973年,马丁·库珀(Martin Coop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蜂窝电话”,被尊称为现代“手机之父”。然而,2008年5月13日,英国《每日邮报》在报道中称,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尔德(Nathan Stubblefield)为手机的首位发明者,维珍移动网创始人查理德·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也说:“内森是手机之父,他的发明是改变世界通信方式的方法之一”,并创建专门网页予以纪念。那么,马丁·库珀和内森·斯塔布菲尔德,谁才是真正的手机之父呢?

    ③说实话,如果不是从事移动通信行业,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内森和库珀的名字,但他们所带来的影响,一点也不输给爱迪生等人。内森并非专业技术人员,只是美国肯塔基州默里乡下果园的一名普通瓜农,而他研究无线电话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当地社团能及时和居民取得联系。1902年,内森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并试验成功。六年后,他成功申请了移动电话的专利。不过,内森的电话装置体型可谓大如“垃圾箱盖”,主要是利用磁场将语音或音乐从一部手机传输到另一部手机里。

    ④而库珀则是一名工程技术员,他于1954年受雇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起初致力于可移动产品的研究,之后一直从事摩托罗拉手机项目的研究。1973年,库珀站在靠近曼哈顿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了“Dyna TAC”——十年之后正式推出第一部名为“Dyna TAC 8000X”的便携式手机。相比于今天的手机,Dyna显得非常笨重而麻烦——身高33cm、体重794g,通话时间为1h,只能存储30个号码,且只有拨打和接通功能。Dyna就是人们称之为“大哥大”“超级脑袋”的“真身”。尽管如此,它的诞生仍旧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无线通信的诞生。

    ⑤表面看来,二人的发明都能远距离传递信息,其实不然,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⑥内森的发明只是一个无线电话装置,利用磁场才能工作,且磁场覆盖面很小,与现代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完全不一样;库珀的手机则是通过地面基站连接而进行工作,所以更像是现代手机的“先驱”。此外,内森的电话装置没有推向市场,没有实现商业化,而库珀将手机推向了民用,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的必备品。所以,称马丁·库珀为“手机之父”更为恰当。

    ⑦然而,内森的工作价值亦不容否定,他开启了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为后辈研发打下了基础。二人敢于挑战传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3.选文第③段中加点的词“主要”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4.选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时间上看,内森发明的无线电话装置远远早于库珀的便捷式手机。

    B.内森发明的无线电话装置,为后辈研发手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库珀的Dyna手机是现代手机的“先驱”。库珀是名副其实的“手机之父”。

    D.内森和库珀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研究手机的初衷都是为了便于日常生活的联系。
    6.请结合选文第①段内容,写一则劝诫人们合理使用手机的话。(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14分)

    角色有大小 责任无轻重

    ①刚刚去世的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他对泌尿外科作出的杰出贡献是载入世界医学史册的,可更让人敬仰的永远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吴阶平常说:“那身洁白衣服唤起的责任感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当年在协和医院读书时的吴阶平贪玩,对学业不太上心,在一次救助一个临危患者时,那个人对死的恐惧及对生命渴望的眼神一下子激活了吴阶平作为医生的责任。

    ②人的责任都是多重的,因为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是多元的。面对上司我们是部下,面对属下你又变成了领导;在对外关系中,一会是别人的客户,一会又成了别人的雇主,一会儿是供应商,一会儿又成了消费者,这不断变化的角色并没有让我们感到不适,因为我们的情商就是在这不断变化的角色中得以施展。无论我们角色怎样变换,才能如何施展,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

    ③一个人只要能恪守自己角色的责任,他就不会差到哪里。比如保安,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出入证的人进小区,就是尽到了岗位责任;比如校对,对自己没有完全把握的字,坚决查字典,他就尽到一丝不苟的责任;比如领导,对于该坚持原则就是“一刀切”,他就尽到了铁面无私的责任。

    ④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责任大小有别,但承担责任的道义无轻重。造飞机的与做风筝的人,拉一个客人与拉一百个客人的司机其责任是没有等级之分的。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对自身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分轻重。

    ⑤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与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邻居家门口等待宽恕,然而,邻居家的老人却十分固执要求索赔。小男孩只得回家拿钱。可父亲也不开恩。父亲说:“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你闯的祸,过失得你负责。”父亲最后掏出钱,但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是借你赔人家的,以后你要想办法还给我。”小男孩赔了老人的钱。从此,他边读书边到餐馆刷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挣到了15美元,自豪地交给了父亲。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一定能有出息。”许多年后,这个男孩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⑥几天前我也听一个朋友讲过一位五十多岁客车司机的事,他为了能尽职尽责,保证良好的出车状态,每次出车前他永远只吃半分饱,以免长途驾驶时犯困,并且坚持了四十年。他曾说一生最怕就是因为自己的失职,给他人造成终身的伤害。平凡岗位上的一个平凡的人,他对待自己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就像一个国家总理对待国家大业一样鞠躬尽瘁,没有丝毫的怠慢。当他有一天交出方向盘,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尽到了一个客车司机的责任,我没有因为我的遗憾给别人留下灾难或悲痛。

    ⑦我们每个人其实只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个社会就会运转得和谐一些。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3.本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4. 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

    B.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C. 人生须知未尽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

    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 结合选文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就开始了书写。先民用汉字书写了华夏悠久的历史,也是以勤劳、勇敢、善良书写着东方文明史;而今十三亿炎黄子孙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其实,宇宙万物都在书写:雄鹰用翱翔的双翅将理想书写于无际的蓝天;小草用毕生的翠绿将生机书写于广袤的大地;我们用生活的点滴将青春书写于人生的书卷!

    请以“书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最美的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个字;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