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情景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 同学们拿到试卷后一定要全面浏览,仔细读题,切不可断章取义。

    C. 杭州休博会上,超精细液晶显示器、遥感手控电子画册、3D触摸屏等高科技多媒体展示令人应接不暇。

    D. 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贡献我们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要看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B. 随着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和外地蔬菜的大量调运,最近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C. 从微笑的树蛙到开心的绵羊,这些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动物们的“笑功”和幽默感。

    D.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同学制定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青春,是一场花开的遇见;青春,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旅行;青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青春,是一场鲜衣奴马的峥荣岁月;青春,是一场风花雪月的光阴。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下来。

    醉一场青春的流年。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拂面                     旅行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读书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用一句话概况下列材料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标点符号计数)

    日前,《中国诗词大会》同名图书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文字脚本整理润色而成。新书《中国诗词大会》(上下)由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官方独家授权出版。董卿也邀请读者们一起加入这场诗词狂欢,她说:“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你荡气回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我们将开启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弥心的经典诗句。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智慧,也同样能够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3.学校正在全校学生中征集“书香班级”评选的评价指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书香班级”?请提出三项评价指标。

    4.一日之计在于晨。班级早读时间,有几位同学却在嬉笑打闹。对此你将如何劝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诗文默写。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 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观沧海》中以海水和山岛互相衬托,显现出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以“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流连忘返,对美好春光的无比热爱之情。

    (5)《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运用设问的修辞,抒发了漂泊异地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6)春风是春天的信使。请写出描写春风的连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题文)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掮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1)这段文字出自_____ (作家名)的《西游记》,是_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

    (2)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典型形象,请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请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第三、四句所包含的情感。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创作背景】此诗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任知县期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⑤易:交换。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

    (2)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3.【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宣纸》一文,回答小题。

    宣纸

    于心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文章分写部分先后从宣纸的______→湿染性→______→胶着性→持久性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⑥节加点词“通常”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已经过时被弃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一文,回答小题。

    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

    陈凌

    ①近期,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①意外走红,圈粉无数,还以超5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这一冷门题材的影片,何以“口碑与票房齐飞”?

    ②在电影市场里,并不缺乏发现好电影的眼睛。这些年,从《大圣归来》到《夏洛特烦恼》,从《釜山行》到如今的《摔跤吧!爸爸》,其高票房都是靠好口碑。“剧情不够,明星来凑”或“票房要想好,特效不能少”的套路,并不能征服日渐挑剔的中国观众

    ③追求口碑,并不意味着对观众的讨好和迎合,而要以饱满的细节叩开观众的心门。随着《摔跤吧!爸爸》的热映,一个关于幕后花絮的视频也在网上热传。为了还原不同年龄的父亲形象,饰演“爸爸”的演员阿米尔•汗拒绝穿脂肪假体衣,选择先增肥54斤,再在5个月内像皮球泄气一样瘦回去;“姐姐”强忍一周六天专业训练带来的疼痛,只因怕被人说“不够强大来演摔跤手”;“妹妹”为了一分钟不到的镜头,也跟着训练了9个月……正是演员从头到尾的用心,才让电影里的每一场对决,都像真实的比赛,扣人心弦;也正因为影片真实到饱含“烟火气”,才能以温情、成长、梦想等引起朴素的共鸣。

    ④用心的电影既能收获观众的掌声,也会引发思考。这部片子不但关注女性权益,直击印度重男轻女的现实问题。而且,“把成长路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拍出来了”,触动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反思: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给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子女又该如何才能读懂父爱这部“震撼心灵的巨著”?正是对社会痛点的关注和思考,这部作品才得以打动无数观众。

    ⑤一言以蔽之,好电影总会与人心相遇,这也是对中国电影的一个启示。

    (选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

    【注】①电影讲述了曾经的摔跤冠军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的故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怎样才能拍出与人心相遇的好电影,《摔跤吧!爸爸》给了我们深刻启示,请概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只要有爱,就是无价》一文,回答小题。

    只要有爱,就是无价

    ①刚道北京,天空中飘着小雪,一阵风刮来,让人感到丝丝凉意。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火锅,特地带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红灯笼,黄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口热腾腾的铜锅,锅子的烟囱高耸,烟囱的盖子大开,烧滚的锅子热气滚滚,弥漫在整个屋子。

    ②朋友点了一个大号的酸菜白肉锅,加了几盘羊肉,一些牛肉卷饼,然后把菜单推到我的面前,叫我点一些菜。我点了几个菜,特别点了爆炒黄鳝和韭黄炒鳝。跑堂的过来,看了菜单,好意地探询:“先生,您点了两道鳝鱼呢!”

    ③“对了,我喜欢吃鳝鱼!”

    ④北京厨子炒的鳝鱼果然美味,香、脆、鲜美,骨头也剔得干净,没有一点渣子。

    ⑤“老师怎么爱吃鳝鱼的呢?”北京的朋友问。

    ⑥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锅店里,简单地说起一段往事。

    ⑦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地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我凑到摊子前面,盯着油汪汪、黄灿灿的炒鳝鱼,使劲儿地吸了几口诱人的香气,咽下口水,然后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⑧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姊妹就有十八个,一人吃一碗面,恐怕是一星期的饭钱了。我们从来不要求妈妈买来吃,妈妈非常了解我们的心理,于是她经常向卖鳝鱼的人央求,拜托他们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⑨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地丢到大锅熬煮。

    ⑩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⑪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去,汤水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⑫鳝骨汤熬好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炙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虽然吃不起鳝鱼与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的,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⑬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特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⑭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虽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术。

    ⑮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突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尔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爱熬入了那平凡的汤中,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⑯“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就会一边怀念起那一段艰苦的岁月。”我对北京的朋友说。

    ⑰大家听得入神,纷纷夹起鳝鱼,细细咀嚼。当然,有故事加味,鳝鱼也变得别有滋味了。

    ⑱吃完火锅,我漫步在北京街头,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我回想着妈妈熬制的鳝鱼骨汤的味道,感到我们的生命正是那些看似微贱的东西,累积出一些无价的意义,使我们感到丰盈。

    ⑲谁能告诉我鳝鱼骨头一斤多少钱?面包皮一袋多少钱?市场里捡来的青菜一斤多少钱?

    ⑳只要有爱,就是无价的。

    1.请概括选文第⑦~⑮段的内容。

    2.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品析选文第⑭段中加点词语“魔术”一词的妙处。

    4.选文给我们很多启示,请试着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写出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记忆,那么珍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人类胜利的力量在这里滋长,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这是人生的主要快乐。”

    的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的构建也离不开父母。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  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以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