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①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固然可以采取两种学习态度方法,一种为“任凭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不贪多骛远,而获得此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另一种学习态度方式则希望能够“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而不仅仅是“赐墙及肩”,只能“窥见室家之好”,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只有“曾经沧海”,才有阔大之胸怀气度和高远之眼光识见。因此,学生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还必须大量阅读相关学科专业的乃至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经典原著。

    ②________。这其实便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乃至教育本身的最重要功能之一。

    ③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个体和技术官僚,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与制度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福祉。

    ④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此一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通识教育或常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

    ⑤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或因专家而给自己和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福祉。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教育兴,则国家兴。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⑥常识教育既着眼于人的个体福祉,又着眼于社会的共同福祉,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作为(   )事实上,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才是有效的。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分则两败,合则两利。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媒介,便在于对这种秉承和凝聚了人类最优秀思想文化精华结晶的各学科经典理论知识的常识教育。

    ⑦严格地讲,所有的学科门类和知识都是有价值和有用的,都可以归入到常识教育中来。但这里仍须区分专业教育与常识教育。对常识教育而言,关注点尤其在与促进个体心理精神成熟和参与共同或公共生活的情意能力,所以更多涉及基本的人文常识和社科常识,以及一定的科学常识等,尤其是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因为人文素养看似无形无用,扪之而无形,扣之而无声,实际上则其声息都于个体的最深沉的精神情意之中,并在无形中巨大地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和情感。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有无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高低如何,其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就会完全不一样。质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重点关注人的心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公共生活,其他的专业之学等,则交由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种种社会教育去完成。(节选自罗云锋《常识教育的意义》)

    1.第①段加点词“曾经沧海”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2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此外还有养成人格、促进独立思考之能力,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

    ②这些都离不开对各学科基本常识的阅读学习

    ③我们过去特别强调专业学习需要同时伴以课余的大量相关知识阅读

    ④但专业学习只是教育的一种功能

    A.③②④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①②③④

    3.第⑥段“(   )”内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破折号 B.逗号 C.分号 D.冒号

    4.第⑦段的三个方框内填上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内化 沉淀 渗透 B.渗透 内化 沉淀

    C.沉淀 渗透 内化 D.渗透 沉淀 内化

    5.分析第④段中论述“大通人”的作用。(3分)

    6.分条概括专业教育与常识教育的不同之处。(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

    芳嘉园十五号

    欸乃

    ①芳嘉园,多雅致的地名,却是一条陈旧老胡同。来到十五号,直统统一个大门洞,没有门槛,两扇笨重木门敞着,油漆斑驳,也像摆设。但当年气派,仍依稀可辨。入内,方砖铺的路,想是年头久了,踩出凹坑,有的已经破裂;又被低矮“抗震房”挤着,显得狭窄,曲里拐弯。行不久,忽然开阔,一座似殿宇般大屋耸立眼前。一溜儿对开木门,油漆全无,灰灰的,沉默地紧闭着。呈弧形大屋顶,杂草丛生,间有小小灌木。

    ②行至大屋东端,木门没了,砌起狭狭一堵墙,嵌两扇玻璃窗。旁边板门,几乎紧挨高高围墙,虚掩着。才轻拍一下,便听得里面有人应道:进来吧。进屋,眼前顿时一暗。靠窗处明亮些,一位老太端坐方桌边,执细长毛笔,正在一方尺幅宣纸上作画。老人家头也没抬,对家人一般,随口说了句:待会儿,他很快回来。又埋头作画了,也没说坐。回头看,确也没待客处。待着无事,此时已适应室内光线,便东张西望起来。这才看清,屋子狭长,一面是墙,一面是板壁。板壁高不过两丈,看得见上端粗大梁柱。暗黑砖地上,架子床,柜橱,几样简单家具,以及烧饭锅灶之类,都靠板壁、砖墙摆放。没有后窗。越往里走,越显阴暗。再深入几步,连板壁也没了,露出好大豁口,与那大屋连通着,看去深广、荒凉、黑魆魆,几乎阴森森的。却隐约见得,里面有好些东西堆放着,像是木质构件,却分辨不清是什么。连忙退回来。见一根电线从高处垂挂下来,带着蛛网,拖着个赤膊灯泡,悬在方桌上空。不敢想象,这竟是大名鼎鼎王世襄先生的家!

    ③王老还没回来。不怪他,是我们来得早了。遂踅到方桌边看老太作画。奔80了吧,还悬腕提笔,描画稳健,形象线条都美。有人物,有不知名称摆件,颇似东瀛风格

    ④看过老人作画,便转身出门。见墙脚转角处,垒着好些瓦盆,有的已碎裂了。想来主人喜欢莳花弄草,如今已无此精力,就随意堆放在那里。但其中一只,残留些许泥巴,竟奇迹般长出藤蔓来,沿着瓦盆堆高低蜿蜒,叶子碧绿,藤蔓顶端,灿烂地开放一朵酒盅大喇叭花,如孩童欢畅的笑。不由驻足,欣赏,感叹,想起“生命力”一类词句来。

    ⑤沿那大屋踱去。那屋一长溜,且门槛特高。每扇门,上端方格窗,下面刻有山水人物。便猜测:这大约是待客正厅。那么,它后面必定还有几进屋,还带着花园吧。居住如此雄伟气派屋宇的,绝非一般官宦人家,兴许正是王老先辈基业,也未可知。如今,当年荣华富贵,已然“灰飞烟灭”。但“封建余孽”这顶帽子,想必戴了大半辈子,所受磨难、煎熬,当是我等难以想象的。我彳亍而前,边胡思乱想着,不觉将到大屋西头。眼前忽然一排明亮玻璃窗。窗帘开着,见里面吊了顶棚,漆成奶油色,当中一盏漂亮吸顶灯,光洁木地板,沙发、电视、玻璃柜橱、音响……似乎当下时髦摆设,大都有了,够惬意的。想不到这老旧大屋可以改造成那样,我惊讶,大开眼界,竟傻愣愣呆看起来。忽听旁边“乒乓”响,一个女的冲出来,喝问:干什么干什么,打眼盗窃是吧?我慌忙转身往回溜。那女的仍追着吼:说!说!哪来的?不说拉你派出所去—那吼声戛然而止。“砰”一声,那女的摔门回屋去了。

    ⑥正诧异间,见一位敦实老汉,身着旧卡其装(脚下穿什么没留意,反正不是皮鞋),推一辆“老坦克”自行车,向我招呼:您来啦。有那么一霎,我愣住,头脑子茫然。你想想,眼前这位太像旧时看门老汉,骤然面对,我哪能将之与心目中儒雅渊博那一位联系起来?好在我很快反应过来,慌忙迎上去恭敬问:是王老先生吗?他慈蔼地微笑着,操一口好听京片子,“嗳嗳”连声应答。还说:对不起您哪,想在您来之前,抽个空儿,办点小事,竟耽搁了。见我目光落在他手里那个老旧搪瓷茶缸上,便略带腼腆地解释:碰掉点儿磁,拿去补补……

    ⑦拜访王世襄先生仅此一回,难忘。也留下不大不小疑窦。老两口何以屈居这逼仄简陋一隅?直到板壁背后那些堆放进了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展厅,这谜才得解开。原来这正是老两口要守护的。那些桌,椅,书架,画案……皆为铁力木、黄花梨木一类珍贵材料所制,是当今难得见的。造型榫接,匠心之奇巧,不说绝后,亦鲜矣。而且不是刻意做得华贵艳丽那种。它们简约,古朴,儒雅,有着浓郁书卷气,足见王老趣味与喜好。很难想象,在这波诡云谲年头,两老怎么守护它们的。直到一位企业家答应将那些宝贝髹漆后,无偿捐献给国家,才放手,搬离那陋室。

    1.简析第②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2.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经破败的芳嘉园意却仍有当年的气派,以此突出主人显赫的身世。

    B.第②段先写进门时眼前一暗,过后才适应光线,暗示作者心理变化。

    C.第②段中带蛛网赤膊灯泡的细节描写更形象地表现物质条件的简陋。

    D.以墙角的喇叭花依旧富有生命力意在反衬这个家庭今昔盛衰的变化。

    3.第⑤段写作者看到邻家居室、被女主人呵斥等,说说其写作意图。(3分)

    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王世襄的人物形象。(3分)

    5.文章叙述拜访王世襄经过,为何却在两人刚一见面时便结束了?分析这样写的理由。(3分)

    6.从人物形象与文章结构两方面评析结尾段。(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丘峦叠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4)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___。 (苏轼《稼说》)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___________。(老聃《道德经》)

    (8)同声相应,___________。(《易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8分)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铎:马铃 ②杜陵:长安城南。这里指作者故乡。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1分)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晨起”、“客行”点题,“悲故乡”点出诗的主旨所在。

    B.颈联选取六种典型意象叠加而成,描写出寒冷凄清的早行画面。

    C.颈联写眼前景色,槲叶、枳花等普通花树具有失灵与地方特色。

    D.“明”字既写出枳花的花色纯白鲜亮,又暗示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3.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表达效果。(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东方智士

    (宋)朱敦儒

    ①东方有人自号智士,才多而心狂。凡古昔圣贤与当世公卿长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然地寒力薄,终岁不免饥冻。

    ②里有富人,连第宅,甲其国中。车马奴婢,钟鼓帷帐物物惟备。一旦,富人召智士语之曰:“吾将远游,今以居第贷子。凡室中金玉资生之具无乏皆听子用不计。期年还,则归我。”

    ③富人登车而出,智士杖策而入。奴仆妓妾,罗拜堂下,各效其所典薄籍以听命,号智士曰“假公”。智士因遍观居第,富实伟丽过王者,喜甚。忽更衣东走圊①,仰视其室卑狭,俯阅其基湫②隘,心郁然不乐,召纲纪仆③让之曰:“此第高广而圊不称。”仆曰:“惟假公教。”

    ④智士因令撤旧营新,狭者广之,卑者增之,曰如此以当寒暑,如此以蔽风雨。既藻其梲④,又丹其楹,至于聚筹积灰,扇蝇攘蛆,皆有法度。事或未当,朝营夕改,必善必奇。智士躬执斤帚,与役夫杂作,手足疮茧,头蓬面垢,昼夜废眠食,忉忉⑤焉唯恐圊之未美也,不觉阅岁,成未落也。

    ⑤忽阍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仓皇弃帚而趋迎富人于堂下。富人劳之曰:“子居吾第乐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务,初不知堂中之温密,别馆之虚凉。北榭之风,南楼之月,西园花竹之盛,吾未尝倪目;后房歌舞之妙,吾未尝举觞。虫网琴瑟,尘栖钟鼎,不知岁月之及子复归而吾当去也。”

    ⑥富人揖而出之。智士还于故庐,且悲且叹,悒悒而死。

    ⑦市南宜僚(名人。)闻而笑之,以告北山愚公。愚公曰:“子奚笑哉?世之治圊者多矣!子奚笑哉?”

    【注释】①圊(qīng):厕所。 ②湫(jǐao)低. ③纲纪仆:管家 ④藻:文彩。引申为彩绘。。其梲(zhuó):屋梁上的短柱 ⑤忉忉:操心忧愁。

    1.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此当寒暑   相如度秦王特诈佯为予赵城

    B.才多心狂   其涸也,可立待也

    C.忉忉焉唯恐圊未美也 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D.地寒力薄   后践华为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凡古昔圣贤与当世公卿长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

    (2)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务。”

    3.第③段画线句中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凡 室 中 金 玉 资 生 之 具 无 乏 皆 听 子 用 不 计 。

    4.请结合文章结尾愚公对东方智士的慨叹,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怪说

    (清)黄宗羲①

    梨洲老人坐雪交亭中,不知日之早晚,倦则出门行塍亩间,已复就坐,如是而日而月而岁,其所凭之几,双肘隐然。庆吊吉凶之礼尽废。一女嫁城中,终年不与往来。一女三年在越,涕泣求归宁,闻之不答。莫不怪老人之不情也。

    老人曰:“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者二,名捕②者一,守围城③者一,以谋反告讦④者二三,绝气沙墠⑤者一昼夜,其它连染⑥逻哨之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十死者矣。李斯⑦将腰斩,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免,岂可得乎!’陆机⑧临死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吾死而不死,则今日者,是复得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复闻华亭鹤唳之日也。以李斯、陆机所不能得之日,吾得之,亦已幸矣,不自爱惜,而费之于庆吊吉凶之间,九原可作,李斯、陆机其不以吾为怪乎!然则,今之默默而坐,施施⑨而行,吾方傲李斯、陆机以所不如,而又何怪哉!又何怪哉!”

    注释: ①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为东林党的著名领袖,曾组织义军抗清,失败后致力于学问著述。②名捕:指名逮捕;③守围城:守在被清兵围住的城市内。④告讦(jié结):告发;⑤沙墠(shàn善):沙地;⑥连染:牵连⑦李斯:李斯,上蔡人,秦国丞相。⑧陆机: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西晋文学家。⑨施施:缓慢地。

    1.“说”是一种文体,结合本文内容说明这一文体的特点。(3分)

    2.阅读第一段。概述老人“不情”的表现。(2分)

    (1)皆日默坐独行;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3.分析文章列举李斯、陆机的事例的作用。(2分)

    4.第二段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生,李斯、陆机难道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B.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生,李斯、陆机大概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C.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兴,李斯、陆机大概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D.假如九泉之下可以复兴,李斯、陆机难道不认为我太奇怪吗!

    5.联系全文,赏析结尾句“而又何怪哉!又何怪哉”。(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代圣贤教人们慎言,中国人也普遍认同“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的处世箴言。对此你又怎样的体验和认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