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综合题 6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 >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切除老鼠的甲状腺后,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其物质代谢能力与切除前相比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A.既不切除体内的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再移植甲状腺

    C.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右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⑤、⑥、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  别

    处   理   方   式

    检 测 结 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7分)下图是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b中为感受器的是_______。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的1表示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依赖膜的_____性。

    (3)图3中①②③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③表示)

    (4)图2与图3相比较,兴奋在图2传递的特点是_____,兴奋在图2中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下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具体名称),图中能引起甲结构兴奋的信号是________;当③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下降,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2)在寒冷环境中,图中③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填图中数字)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__。

    (3)④代表的激素是________,影响其分泌量的因素是________;若胰岛B细胞受损,④分泌减少,会使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功能下降而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4)若要通过实验探究丙的功能,可先切除若干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小鼠的丙,再随机分成两组,并测量;然后一组注射适当浓度的________溶液,另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观察、测量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5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和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__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形成________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气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油菜素内酯浓度(mg/L)

    O

    0.10

    0.20

    0.30

    O.40

    0.50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①油菜素内酯的作用与________或________(填植物激素名称)相似。

    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4)多地媒体披露,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嫩黄瓜在种植时被涂抹了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类雌性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类报道是否科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3分)下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代表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相关内分泌腺是指________。

    (3)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________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4)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试问:

    ①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________增多和________不畅造成的。

    ②该男子无明显禽流感病症,但此人在此期间有没有感染禽流感病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人体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但人在高温环境中易发生中暑现象,这说明________。

    (6)两栖类等变温动物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其机体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0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正常人的体温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其体内的抗体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从根本上来说,SARS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注射疫苗是预防SARS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SARS疫苗的人将来不会成为SARS患者。原因是________。

    (5)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X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

    ②给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X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明显的两点不科学之处,请指出不科学之处:

    ①________;

    ②;

    (6)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SARS病毒的体外培养直接观察X植物提取液对SARS病毒的影响,假如要在提外培养,对培养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