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一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是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C.⑤与⑥的基因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ATP和酶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和ATP中都不含糖

    B.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C.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D.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   )

    ① 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

    ② 将肝脏研磨液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会产生更多的气泡

    ③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起固定细胞形态的作用

    ④ 将正常奶粉样液2mL注入试管,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产生紫色反应

    ⑤ 剪取在4℃低温诱导培养36 h 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加倍

    ⑥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的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绿色的线粒体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正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图①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

    B.图丙中(一)→(二),完成了图乙中的AB段的变化

    C.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

    D.图甲中的①③④可以对应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制作时需要经过先通气发酵后密封发酵两个主要阶段

    B.对细菌分离和计数时,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

    C.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首先收集到的物质的分子量较血红蛋白小

    D.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 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表:

    经诊断甲为下丘脑功能缺陷,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恢复正常

    B.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C.病人乙是垂体功能缺陷、病人丙是甲状腺功能缺陷

    D.TRH与TSH的作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题5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③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则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B.若⑤代表某种免疫活性物质,则⑤一定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C.若某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导致患者肌肉萎缩,则该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D.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该激素的靶细胞一定是垂体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0分)如图所示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甲,溶液A可维持C02浓度恒定)和实验结果(图乙)。整个实验在250C恒温环境中进行,实验过程水绵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绵产生的O2中的O来自于_____,固定C02的物质是_____

    (2)本实验中250C恒温属于_____变量。

    (3)若120W的实验组在1h时突然改用160W台灯照射,液滴的移动速率将_____。

    (4)当测定图乙中A点数据时,图甲装置的处理方式为_____。

    (5)若将培养皿中水绵的量增加一倍再进行实验,则B点位置将会_____;若向培养皿中加入好氧细菌再进行实验,则B点位置将会_____。(本小题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6)有实验表明在食品厂的污水池中同时使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请简述其原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正、负或零)电位。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____。

    (3)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________。

    (4)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乙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部分。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每空1分,共10分)螺旋藻是一种多细胞蓝藻,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均衡,被称为“人类明天最理想的保健食品”。

    (1)与多数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不同,在螺旋藻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不添加       类营养物质。

    (2)目前,基因工程改良螺旋藻尚存在困难,原因之一是其基因图谱未完全构建,螺旋藻的基因主要存在于         (细胞结构)中;原因之二是没有合适的工具酶,即限制酶和        

    (3)在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螺旋藻中的某些蛋白质时,其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右图是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藻蓝蛋白粗品的洗脱曲线(横轴表示将某成分洗脱出来所需的洗脱液体积,纵轴表示该组分在某光下的吸收光度值)。实验中常用到的洗脱液是           ,分析曲线可得,分离得到的这5种蛋白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            (序号)。

    (4)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提取螺旋藻中的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如下图:

    在干燥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和       ,防止胡萝卜素分解。在萃取时,应选择与水      (混溶/不混溶)的萃取剂,应该避免明火加热而采用         。在浓缩前需要进行        。实验提取到的胡萝卜素粗品可以通过             进行鉴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共16分)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品系

    基因型

    DDGG

    ddGG

    DDgg

    ①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______

    ②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 ,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___。

    (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最初研究者为验证d和e基因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d和e基因独立遗传。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玉米第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