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墨、道、法         B.儒、道、墨、法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说:“地球第一次爆炸是我的祖师爷定的,第二次是我的师傅定的,第三次是由我定的。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接见我,让我推迟地球爆炸的时间,我使了点劲,让地球晚爆炸了30年。”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中最适合用于批判李洪志谬论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

    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明儒学思想家对如何约束个人行为,有不同回答。一个主张“主人在外面”,一个主张“主人在里头”。下列反映了“主人在里头”的主张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制天命而用之。”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的下列哪一思想(    )

    A.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主张出自(    )

    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样记载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样记载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方式,这被称作‘春秋笔法’”。这表明(    )

    A.文字史料带有主观因素

    B.史家热衷于战争杀伐的记录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D.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三 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已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当科学技术处于以总结经验、收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其影响尚不明显,因此中国古代还有可能在技术方面做出领先于西方的贡献。但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思想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材料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梁录》卷十八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