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禁(gù)   (zhàn)桥   鳞次比(zhì)  (mó)样

    B.拮(jū)   阔(chuò)   首低眉(hán)  猎(shǒu)

    C.立(zhù)   椎(jǐnɡ)  红(fēi)     乎不同(jiǒng)

    D.附(hè)   悍(biāo)   笑(shěn)    人迹至(hǎ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狼藉    姿态      再接再厉     张皇失措

    B.潦草    倔强      语无纶次     慷慨淋漓

    C.赃款    晦暗      世外桃园     心弛神往

    D.真谛    默契      义愤填鹰     妇孺皆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热情教育。

    D.有的游客明明看到公园草坪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语段中加线的短语,与“乐观坚强”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语法  应用纵观近年来爆红的电视剧[A]往往是开播前不被重视,之后慢慢积攒口碑[B],以黑马之跃升为街谈巷议[C]的热门剧。《芈月传》开播前,孙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不希大家对此剧期望太高[D],她怕期望越高落差越大,而未播先热《芈月传》似乎印证了这一铁律,这与《甄嬛传》开播时观众期待值低口碑却一路逆势走高的轨迹完全相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关传统文化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节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等。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

    C.古代的第一称谓有:桂冠、鳌头、榜首、榜眼。五常为:仁、义、礼、智、信。

    D.初唐四杰为: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和王勃。五行为:金、木、水、火、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哪能不想家呢?”王悦说完,她的眼睛就红了。

    B.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

    C.“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D.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建成郑济高铁、德商高速、青兰高速、莘县至南乐高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孙俪《小小的梦想》:难免不会受伤。

    B.当地球上只剩下一滴水,那就是你的眼泪。

    C.作为一名刚走上教师队伍的我来说,了解学生们的心理世界是很有利于教学的。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 在《水浒传》中有一位智计百出的人物形象,他是(    )在这本小说中还有一位神机军师,他是谁?。

    A.吴用     B.朱武      C.蒋敬      D.花荣

    (2)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用计赢得的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就是其中的经典,除此之外,你还记得哪些?请写出其中一例,简述主要情节(不少于4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①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②辛弃疾曾经写过很多忧国伤时的诗词,请你写出一句能体现作者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诗人常在诗歌中流露爱国伤时的句子,请写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李商隐的《无题》一诗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此首诗中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梅”是诗人们抒情的载体,他们借梅抒发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请写出一个含“梅”字的古诗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完成下列问题:

    1.清明节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写出清明节之后的节气名?

    2.中国古代很多文人都曾经写过关于清明节的诗词,请写出一例。连续的一句诗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①这是杜甫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诗。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760年,校检司徒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

    1.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判断此首作品作品属于?(体裁)作者的诗被称为什么?

    2. 根据所学历史和本诗内容说说,作品反映了主人公的什么感情?

    3.分析首联中数字运用的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选自《出师表》 )

    【乙文】赵田部吏①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②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⑤,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选自《资治通鉴》卷五)

    注释:①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②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③用事者:管事的人。④加兵:兴兵侵犯。⑤国赋:国家的税收。

    1.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恢弘志士之气

    C.平原君怒,将杀之。

    D.以塞忠谏之路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诚宜开张圣以光先帝遗德      ②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B.①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法治之

    C.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②而君为贵戚

    D.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②民富而府库实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4.划分句子结构,每句限划两处。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

    5.两篇短文里都涉及到了劝谏的艺术,甲文中诸葛亮在表中注重        ;乙文中的赵奢在劝谏中注重          。 

    6.关于古文里劝谏的故事,你还了解哪些人物故事,任意举出两例, 并说说你的启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古人制作屏风这种家具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当时称为“邸”或“扆”。“邸”通常是指设在天子座后的屏风,显示天子的“九五”至尊;而“扆”指的是设在户牗之间的屏风。只有王公贵族宫室之内才能使用,是权力、地位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屏风的品种不断丰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到了汉唐时期,大户人家多用屏风,尤其是厅堂几乎必设屏风。屏风的作用也由挡风、遮蔽的功能演变为绚丽多彩的装饰艺术品。

    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把屏风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特别要强调的是,此时红木类屏风应运而生,异军突起。从材料运用方面讲,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通体全部由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组成的木雕红木屏风,木雕技法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大成。二是以红木为边框,屏面为髹漆雕画。屏风的品类和数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丰富起来。据记载,明代大奸臣严蒿的抄家物资中大小各式屏风竟有389件之多。《红楼梦》中也多处描写各种形制、材质和工艺的屏风。如描写贾母八十一寿,贾母因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围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

    屏风所承载的物质和精神之美,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工艺的精髓,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究。

    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第四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四)阅读文章《背上的太阳》,完成下列小题。

    书店的店员帮他把六十本教材辅导书包装好,又忍不住劝他:“再等几天好么?最近雨水多,山路不好走,等 天气好了,我们下乡时顺便把书捎到学校。”

    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再等了。开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可今天预报有大雨。”店员继续劝说。

    他得意地笑着说:“我准备得齐全。”说着,拿起身旁的大背篓,里面装有雨衣、塑料布、油布。

    他把书搬进背篓,背起来,跛着脚走出书店大门。店灵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 口气。

    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吁吁。

    县城到学校有二十里山路,并不算远,对他却是挑战。不论怎样,他也要趁周末把书背回去,星期一让学生用 上。想到学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山村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他已任教22年。教 过的学生中,已有29名考上了大学,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边走边想,终于走上了通往山村的盘山公路。

    起风了,山路两边的树叶呼啦啦直响。他把背篓卸下来,看看天,已是乌云密布,好似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 匆地向前赶去。

    不一会儿,豆大的冰凉雨点砸下来了。他穿上雨衣,疾步前行。

    此时,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耳边只有雨声和水流的喧哗声,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一人了。雨越下越大, 打在他脸上,鞋子和裤腿也湿透了。雨中的山路湿滑难行,背篓也越来越沉。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 一步一滑地走着。

    又走了几里,该抄近路上山了,没想到向上的青石板路已变成一条顺流而下的瀑布

    只能绕远路了。

    虽然行走小心,他还是被石块绊了 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幸好他眼疾手快,牢牢抓住近旁的一棵树,闪了一个 趔趄,坐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殷红的血流了出来。幸好山道边随处可见一种能止血消痛的野草。他扯了几片 叶子,嚼碎.覆在伤处,用毛巾缠好,顿觉好多了。

    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他沮丧地想,今晚到 不了家了。

    走到一处开阔地带,他坐下来,背倚大树,拿出黄面饼子,香甜地吃起来。吃完,他抱着背篓,勾着头,听风声 雨声在耳边肆虐,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给学生发放新书,大家都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发到最后 一名学生时,却发现少了一本。他着急地四下寻找,却找不到。心里一急,就惊醒了。

    这时,雨停了,满天繁星,山风呼啸,寒冷刺骨。他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感觉身上有了些热量,又坐下来打 盹,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天已麻麻亮了。收拾好,他背起背蒌急忙上路。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终于赶回了学校。初秋的天空碧蓝如洗,校舍一片安宁,金色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舞。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光芒,照在他背上,暖融融的.好像他背的不是书,而是一轮温暖的太阳。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咧开嘴笑了。因为,他背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愿望,这愿望就像大阳一样美好,明亮。

    (选自《博爱〉〉2014年第1期)

    1.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情节。

    2.文章划浪线句反复对暴雨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语句。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他”的形象。

    5.文章标题是“背上的太阳”,从全文来看,“太阳”具有哪些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习作 

    请以“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600字以上。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