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歆(xīn)羡  慰藉(jiè) 狡黠(xiá) 长歌当(dàng)哭

    B 窠(kē)臼 弥(ní)望   脉(mò)脉   罄(qìng)竹难书

    C 熨(yù)帖 隽(juàn)永 饿殍(piǎo) 呱(gā)呱而泣

    D 攒(cuán)射 蜕(tuì)变  迂讷(nè)  面面相觑(x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怨天尤人  沽名钓誉  莫明其妙  老态龙肿

    B 铤身而出  遥无踪影  不经之谈  无懈可击

    C 萍水相逢  顿开茅塞  疏不间亲  硕果仅存

    D 门当户对  奄奄一息  粉墨登场  兵慌马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国内媒体披露的“歼-10”战斗机将亮相建国60周年庆典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引起了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关注。

    B.这篇文章结构本来已十分严谨,但是编者却自作主张在中间加了两段,结果破坏了原来的布局,真是狗尾续貂。

    C.刚进六月,北京就连续出现了几个35℃高温天气,烈日当空,如火如荼,街上卖冷饮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

    D.他的口才非常好,每次做报告时,都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内容十分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是一个典型的大吝啬鬼人物形象,问世以来,备受文学爱好者喜爱。

    B.高二阶段学习成绩提高得快慢,全在于认真听讲,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

    C.在北川中学师生安置点,温家宝总理在高三(1)班教室的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D.经过苦苦思索,我终于明白了张老师为什么要我学习绘画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速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③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

    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走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待萍听周朴园“沉呤”“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④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B 戏剧文学是—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矛盾冲突,反映社会现实。

    C 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也就是演员进行舞台表演所使用的剧本。

    D 我们中学生所要学习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欣赏内容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人物形象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欣赏戏剧,了解戏剧冲突尤为重要、包括冲突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冲突的性质,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

    D 戏剧冲突主要有三大要素,寻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三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C 戏剧中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D 欣赏戏剧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其次,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最后,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

    3.下列根据原文做出的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  )

    A 《雷雨》第二幕开始的“舞台说明”交待了舞台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B 罗密欧与朱利叶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主要是由他们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如罗密欧有一明显的急躁性格。

    C 戏剧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社会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D 《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其中潜藏着对周朴园始乱终弃行径的揭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1)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搏弈。我们来到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2)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一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3)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 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七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4)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同沙漠与生俱来一样。 

    (5)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6)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着的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7)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8)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有删节)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答: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答: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答:

    4.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卅宰。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卅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数,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先是含、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募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家,须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佣以自给     给:给予

    B、 辄发民乘船     发:征派

    C、 于是役省募息       息:停止

    D、 载病诣阙           诣:到……去

    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卫飒政绩的一组是(    )

    (1)辟大司徒邓禹府

    (2)举能案剧

    (3)修痒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4)习其风土,不出田租

    (5)列亭传,置邮驿

    (6)罢斥私铸

    A(1)(3)(6)   B(3)(5)(6)  C(2)(4)(5)     D(1)(2)(4)

    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卫飒仕途坎坷,被贬为边远地区桂阳的太守。到任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改变了当地落后的面貌。

    B、卫飒在治理桂阳时,免除劳役,处罚了奸吏,同时还凿山通道,方便交通,于是流民逐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C、卫飒管辖的耒阳县出产铁矿石,他禁止私人冶铁,这样做不但减少了犯罪,而且增加了县里的收入。

    D、卫飒历仕王莽、光武两朝,老来贫病交加,由于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光武帝赐钱十万,以收买他的官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去郡远者,或且千里。(3分)

    译文:

    (2)会飒被疾,不能拜起。(3分)

    译文:

    (3)视事十年,郡内清理。(3分)

    译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默写 共 1 题
  1. 补出下列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共5分)

    (1) ①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 。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②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③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 ,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①小楼昨夜又东风,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意思连贯,句式相近。(3分)

    火山喷发过,熔岩才会定格为坚硬的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奋斗过,生命才会烙下坚实的脚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到1500万。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请你拟写一条公益广告,以警醒和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5分)

    答: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则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羚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了像羚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

    请以“成长与压力”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