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由著名影星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上映后反响强烈,掀起新的一股孔子热。影片中充满着浓厚的 “仁”的气息。下列对孔子“仁”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以“仁”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②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促进社会和谐

    ③实现仁的途径是“忠恕”之道

    ④“修身、齐家”是仁的起点,“治国、平天下”是仁的终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派地位的变化取决于(   )

    A、儒家思想的自我更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C、思想大一统的趋势

    D、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克己复礼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学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限制君权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民为邦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史学家评说黄宗羲思想“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道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黄宗羲思想中属于“新见”的是(   )

    A.民本思想             B.保留君主制

    C.工商皆本             D.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②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朝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官方哲学的否定

    C.标志着民间文学的正式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的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我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广泛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A.戏曲       B.小说      C.说书     D.绘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文学艺术的世俗化  ③市民生活丰富  ④市坊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历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 ,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②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

    ③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强国富国之路

    ④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一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B.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认识的。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B.中体西用观念的逐步形成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 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百度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C.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D.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发展。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此后,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不断向西方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国内形势,图中所示著作明确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2)“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句话表达了洋务运动“              ”的指导思想。

    (3)梁启超说:“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上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5)依据上述材料,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

    (2)材料二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学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