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奴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934年8月,在北平。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故都”两字明确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B.“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有可欣赏之处,衬托出北国之秋的美好。

    C.本文是写景文。第12自然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作者似乎是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这与“故都”题旨不符。

    D.开篇和结尾均提到“南国之秋”,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明确,即抑彼扬此,南国之秋胜于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E.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深厚的主观色彩。

    2.故都的秋给作者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故都秋天的画面,请概括这五幅画面(每幅画面概括不超过6个字)。

    3.作者写“秋蝉”、“秋雨”虽详略不同,但表现方法是一致的,请简要赏析。

    4.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离骚(节选)

    众皆竞进(1),以贪婪兮。凭(2)不厌乎求索。羌(3)内恕己以量(4)人兮,各兴心(5)而嫉妒。忽驰骛(6)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7)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8)兮,长顑颔(9)亦何伤。掔木根以结茞兮,贯(10)薜荔之落蕊(11)。矫(12)菌桂以纫蕙兮,索(13)胡绳之纚纚(14)。謇吾法夫前修(15)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16)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17)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注释】1.进:追逐权势利禄。2.凭:满,楚方言。3.羌:且。4.量:度量,计较。5.兴心:起坏心,玩弄心计。6.驰骛:狂奔乱跑。7.冉冉:渐渐。8.练要:精要。9.顑颔:憔悴的样子。10.贯:贯穿。11.落蕊:初生的花蕊。12.矫:举,用。13.索:把……编成绳索。14.纚纚:接连不断的样子。15.前修:前代贤人。16.周:合拍。17.彭贤:般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羌内己以量人兮      恕:宽恕

    B.偭规矩而改         错:错误,过失

    C.謇朝谇而夕         替:废弃,贬斥

    D.夕秋菊之落英       餐:服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忳郁邑余佗傺兮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老冉冉其将至兮

    D.何方圜之能周兮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固前圣之所厚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雨雪霏霏

    D.夙兴夜寐

    4.下列对《离骚》有关内容与艺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里作者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作者是孤独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他是圣洁的、高贵的,也是傲岸的。

    B.“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这四句是说诗人以花草编缀的装饰品象征自己耿介拔俗、清莹高洁的节操品德。

    C.《离骚》句式灵活,以六、七言为主,间以五、八言乃至十言,错落有致,形成鲜明的节奏,且在语言上运用了“侘傺”“郁邑”“陆离”“芙蓉”等许多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

    D.作者多次用比喻手法言志,表明了自己至死要坚持节操,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全诗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叙说了自己流放的经历,揭示了感情上的波澜变化。

    5.翻译下列句子。

    (1)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委:委蛇,曲折绵延。(3)席绮:绮席,漂亮的席具。(4)逾依: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5)未缺:指月圆。(6)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朱自清《荷塘月色》)

    (2)静言思之,     。(《诗经·氓》)

    (3)     ,莫知我哀。(《诗经·采薇》)

    (4)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5)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7)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8)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潼关怀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上的      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 经过几天的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环球日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从当地军方渠道得知,菲律宾近来加大了对中国南海的海空侦察,以确保在仁爱礁和其他“占领南海岛礁驻防军事目标的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     ,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以下面给出的句子作为开头,借鉴《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同时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其扩展成一段话,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00字。

    我站在李强楼上,仰望星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