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下图可知

    A. 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D.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至元元年(1264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罢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定迁转法,收回世候符节,易地为宜;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忽必烈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废除世袭制度

    B. 加强军事控制

    C. 抑制割据势力

    D. 控制官吏任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这些著作

    A. 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作品

    B. 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C. 引领后来中国科技发展方向

    D. 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从1911年10月政党活动公开后,仅到1913年底,号称党、会、团、社的新兴团体共达682个,其中基本具备政党性质的团体就有312个。这反映出

    A. 中国出现政党政治局面

    B. 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

    C. 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

    D. 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0年中国的国际收入为20.58亿元,1935年骤然降至14.29亿元,经常性收入从1929年的14.76亿元降到了1935年的6.62亿元。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B. 中国经济深受国际经济状况影响

    C.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萧条

    D. 国内战争严重阻碍对外出口创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照片,其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改革激发农民发展经济激情

    B. 社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

    C. 民众积极开展一五农业建设

    D. 经济政策与当时国情脱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是对苏格拉底审判情况统计,这反映出

    罪名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审判结果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有罪票数

    无罪票数

    死刑票数

    反对死刑票数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281票

    220票

    361票

    140票

    A.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真正广泛性

    B. 程序合理不能确保判决的公正性

    C. 公民的政治素养决定民主效果

    D. 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

    A. 打破宗教神学精神枷锁是启迪人智慧的前提

    B. 宗教神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敌人

    C. 宗教神学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D. 教会与君主相互勾结共同维护封建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0年苏共中央通过文件规定:“在五年计划内,我们已经不仅像五年计划规定的那样,使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而且能使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这表明苏联

    A. 重点打造农村经济

    B. 全面展开经济建设

    C. 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D. 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6年初,美国黄金储备为219亿美元,国内法定储备基础为115亿美元黄金(不能动),可兑换的自由黄金为104亿美元,美国以外流动的美元为161亿美元;1956年底,美国自由黄金储备下降到100亿美元,国际流动美元为165亿。据此可预测

    A. 美国经济迅速走向衰落

    B.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保

    C. 美元难以充当国际货币

    D. 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持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囊括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巡抚总督都御使等,这种严密的中央行政监察网络,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脱离不了为皇权服务、加强封建统治的历史局限。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以及巡抚总督都御使的设置和沿革,虽以监察百官清廉与否为重要任务,但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监察国家官员对皇帝忠诚与否。由于封建社会皇权凌驾于监察权之上,无论是中央监察机构还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均是为了代表皇帝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整个国家行政体制运行的稳定。

    ——摘编自朱建磊《试析明代中央行政监察体系演变考略》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10月设立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院中,“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依法行使弹劾权、审计权”,可以弹动总统、副总统,中央及地方公务人员。1932年6月颁布的《修正弹动法》规定:“监察委员对于公务员违法或失职之行为提出弹劾案于监察院。”此后又增加了纠举权和建议权。

    监察制度建立的宗旨在于有效地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以确保政府行政系统的廉洁。监察院的设立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竭力强化各种规范模式和行为模式,致力于把监察制系统纳入到政治制度的框架中。

    ——摘编自王浩宇《评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监察体系的特点及作用。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说明:图11《机器时代的“享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综合两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晚清统治集团为摆脱危机、重振清政府的合法性权威接受了本来不肯接受的东西——变法。以此为出发点,清政府在法学领域掀起了一场挽救危机、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自救运动,即清末修律。

    1902年颁布上谕:“现在通商事务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定,妥为协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随后沈家本、伍廷芳被任命为修律大臣,主持修律事宜,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修律工作。晚清立法一方面表现为对西方近代立法原则和基本理论的采用,甚至是对西方具体法律条文的照搬照抄;另一方面也继承了中华传统立法的若干精神。1902-1906年,主要侧重于删除旧体例,调整旧法体系,同时制定一些单行法规以满足当时社会需要。最大的成果就是制定了《大清现行刑律》;1906-1911年为第二阶段,以1906年预备立宪为契机,除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外,刑法、民商法、诉论法等领域的法典相继出台。上述法律使中国基本上建立了新的法律体系,代表了中国法制发展的里程碑。

    ——摘编自张光剑《清末修律与中国近代法制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修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修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奋起维护自己的权利。开始只限于中产阶级妇女,且只针对中产阶级的妇女问题,到了七十年代中叶,妇女运动席卷全球,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也投身于这一运动,并不再局限于中产阶级的如女。早期参加妇女运动的人,大都是六十年代学生运动最高潮时期的参加者。六十年代晚期和七十年代的斗争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政府制定了一项名为“应予接纳”的纲领:要求企业录用资历良好的妇女以及少数民族妇女。在英国,六十年代后期通过一项同工同酬法案,规定妇女男子同工同酬。法国则在七十年代中期建立了一个专门为妇女服务的部门,德国政府也成立了专门处理家庭及青年事务的机构。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II》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运动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朱思本(1273-1333 年),临川人。元武宗、仁宗时,朱思本多次奉命代天子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因而得以旅行各地,实地考察地理状况。据载,朱思本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及今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跋涉数千里间”。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利用当时保存的图籍,更依据自己实际调查研究,前后花费了10年的时间,绘制了一幅《舆地图》。该图长宽2.1米,图幅很大,详细注明了元代地理的风貌,尽管朱思本仍采用了计里开方的绘法,但该图的精确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地图。《舆地图》因篇幅过大,不便保存,现已佚。明代罗洪先据《舆地图》曾广以成《广與图》,现从罗图中尚可见朱图之大概。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思本能够绘成《與地图》的因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思本绘成《舆地图》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