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8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诲(huǐ)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B. 妯娌(zhóu)   佃农(diàn)   粲然一笑(càn)

    C. 黝黑(yǒu)   炽热(zhì)   藏污纳垢(gòu)

    D. 长髯(rán)   猝然(chù)   摧枯拉朽(xi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诘责   匿名   油光可签   B. 和睦   祖藉   不辍劳作

    C. 轩昂   锃亮   广袤无垠   D. 拔款   镌刻   殚精竭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客人身份尊贵,上级领导十分重视,她小心翼翼地接待他,幸好没出什么问题。

    B. 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C. 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 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山洪暴发,良田被淹,灾情扣人心弦,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到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7年8月强台风“天鸽”在珠海登陆,造成了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给群众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B. 冯小刚在电影行业颇有影响,从几年前的《非诚勿扰》到而今的《一九四二》,票房令业内人士羡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C. 由于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的推出,使制作兼主持的董聊更加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D. 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中,小小春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取决于他是否能够战胜心中的恐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刚坐下来,李老师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书,等她回来再向她请教问题。

    B. 这张画是书画大家王老先生的作品,贴在您家中一定能让寒舍增光不少。

    C.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愿意借给我,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我会尽快完璧归赵的,请放心。

    D. 我们夫妻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对她放任了些,以后一定会加强对她的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顶是 (    )

    位于百色市田东县境内的棋盘滩,因石块被水流纵横切割得整齐有序酷似棋盘而得名,_____,石块就像浮在水面。______河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______在纵横交错的石块生漫步,会感到心旷神怡______。

    ①仿佛进入奇妙无穷的人间仙境   ②棋盘内潺潺流水常年不断

    ③水底的绿藻和游鱼清晰可见     ④行人踏石而过,河水不沾湿鞋底

    A.②④③①     B.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②①④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的内容必须真实,不能虚构。

    B. 苏洵、苏轼、苏辙因为诗词写得好,都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

    C. 新闻,也叫消息,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D.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得以首次全面报道,这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 《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瓦解了种种歪曲共产党的谣言。

    C.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了众多共产党领袖的家庭环境,也追溯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

    D. 在陕北期间,斯诺拍摄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间去哪儿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 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 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2.对文中第⑦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例子   打比方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列数字   分类别   D. 打比方   作诠释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 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 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 过去的一年与人的年龄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正比:年龄越大,过去的一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②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③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④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地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谐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红唇……”

    ⑤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⑥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⑦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⑧“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技节,它能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⑨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你懂化妆了吗?”

    ⑩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了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丰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作者与这位化妆师交谈的过程,也是对她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请在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化妆师认识态度变化的语句,亦可整合概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下列句子,分别体味句中加点词、画线句的好处。

    ①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②最好的文章,是作家的自然的流露,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3.文中化妆师说“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那么“生命的化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联系全文,你认为作者想讲什么道理?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圆”写出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暖,微带苍茫。

    C. 诗中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D. 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朝著名诗人,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 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   B. 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解衣欲睡    夕日欲颓   D.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夜来风雨声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欣然起行   其人舍然大喜   B. 相与步于中庭   至于夏水襄陵

    C. 念无与为乐者   卿今者才略   D. 盖竹柏影也     不以疾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B. 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 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 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孟母三迁     三:____________          (2)乃去   去: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真可以处居子矣。

    3.你同意孟母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按要求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6)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

    (7)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8)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一些小动物活动写出了早春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国庆节学校要举行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在红歌比赛的舞台上,作为主持人,请你说一段这次活动的开场白。(一百字左右,用到一种以上的修辞方法)

    (2)创作一首小诗为祖国献礼,请仿照上下节把这首诗补写完整。

    寄祖国

    你是一条大河,川流不息/在你的岸边,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羞涩的小花,为你绽放我的心愿。

    你是一棵大树,郁郁葱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就是我的祖国,美丽富饶/在你的怀抱,我美好地生长。

    我就是那意气风发的少年,为你奋斗是我的心愿。

    (3)在观看红歌表演过程中,小华匆匆走到观众席上,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小敏看见后说:“你很注重个人卫生哩!”

    请问小敏的言外之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俗语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把一颗种子埋在土里,将来就会结出果实。其结果也许是美好的,也许是令人失望的。请你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发挥你的想象力,将下列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就这样,埋下一颗________的种子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