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均为供能物质

    B.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C.所有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息

    D.所有细菌都具有细胞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中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染色加深

    B.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完成个体的的正常发育

    C.细胞癌变后丧失了正常的生理状态,这可能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D.蓝藻在分裂末期细胞中央由高尔基体囊泡形成细胞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为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细胞内部的图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真核细胞

    B.该照片展示了合成mRNA的过程

    C.该照片拍摄的具体位置为细胞核或线粒体内

    D.该照片拍摄的生命活动中需要tRNA 参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则其基因型频率也不变

    B.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远多于女性,故男性的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C.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不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J型增长的种群,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白对照组为将相同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和蔗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因变量为根尖生长情况

    C.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协调兰花的生命活动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解效果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方法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NaOH溶液除去通入空气中的水分

    B.建构DNA模型时,使用6种不同形状的塑料片来准确表示DNA的结构

    C.转基因技术中,使用带放射性标记的目的基因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D.调查种群密度时,使用标志重捕法精准调查出某水域河蟹的数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每空2分,共10分)在同一个蔬菜基地中随机选择三个相同的蔬菜大棚a、b、和c,分别进行不盖膜、盖膜及白天补充光照的处理,定时测定大棚内的CO2的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a中的蔬菜在12点时的净光合速率相对值为        。大棚c中的蔬菜在12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对值较大棚a的为         (填“高”、“低”、“相等”或“无

    法确定”)。

    (2)全天盖膜大棚中的蔬菜“午休”现象相对全天不盖膜大棚的为       (填“明显”或“不明显”),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3)7点时大棚b的CO2吸收速率大于大棚a,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果蝇的长翅为野生型,小翅和残翅为突变型。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由上述杂交实验可知翅型的遗传符合                           定律。

    (2)对上述杂交实验中的P代进行反交实验,获得F1代后让其雌雄随机交配,则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不考虑性别)。

    (3)反交实验中的F2中残翅雌蝇的小翅基因是否纯和           (填“是”或“否”)。某科研人员在进行反交实验时,选择了X染色体上只存在          (填“直刚毛D”或“卷刚毛d”)基因的雌果蝇作为P代进行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若F2中残翅雌蝇的刚毛性状表现为        ,则该果蝇的小翅基因一定纯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科研机构对大鼠神经元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是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当神经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钙离子由细胞膜上的          进入膜内,使一定数量的           与突触前膜贴紧、融合起来,进而释放出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内。

    (3)谷氨酸是一种小分子氨基酸神经递质,它能够结合包括NMDA受体、AMPA受体等多种突触后膜受体,这些受体是阳离子的通道,能使带正电的离子,如Na+,K+等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导致其       (填“兴奋”或“抑制”)。

    (4)该机构已经通过设计如下三组实验,证明了细胞外ATP仅能抑制突触前神经元的递质释放,从而抑制兴奋传递。

    ①使用ATP处理Ca+通道后结果如下左图所示,则其中表示ATP处理的时间段为      。(填“A”、“B”或“C”)

    ②分别使用适量的生理盐水、谷氨酸受体抑制和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再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上右图所示。则3表示                  处理图。

    ③通过用谷氨酸和(谷氨酸+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再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大小关系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       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估算某种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        法。调查某乔木种群时,可以通过观测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来代替其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2)调查发现,A——I群落发育阶段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               的变化趋势。D所处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可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所处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                                         

    (3)在群落发育晚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        加剧,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4)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显的       现象,这能提高群落

    的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          这几种成分。

    (2)培养基灭菌应采用             方法进行。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采用          方法。临时保藏菌种时,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4)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在相同条件下同时用完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若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小于完全培养基,则说明                          

    (5)植物组织培养时,在配置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          

    (6)诱导形成花粉植株过程中,可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诱导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材料的选择与            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请回答下列关于胚胎工程方面的问题: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分娩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3)早期胚胎可用人工方法从输卵管内获得,这个过程称为         。也可以从体内取出卵子,通过

    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4)获得的早期胚胎可通过           技术移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    方法保存。

    (5)动物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可由早期胚胎或           中分离培养获得。iPS与ES细胞同样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有望通过诱导iPS细胞进行定向           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