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肃(mù)   靖(suí)   物(zhuāng)   阻(è)

    B.瓦(lì)   能(nài)   见(piē)     护(hē)

    C.躬(jū)   制(cái)   荒(miào)     灭(jiān)

    D.然(yán)   寒(jīn)   清(lián)     敞(xuā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谈笑有鸿儒  (鸿:大)       B.无案牍之劳   (形:身体)

    C.便向路    (扶:顺着)       D.便还家     (要: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划线字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水陆草木花,可爱者甚蕃   B.牡丹爱,宜乎众矣

    C.无丝竹乱耳           D.闭,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10分)。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_____         ___。

    (2)《陋室铭》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         _”。

    (3)                 ,并怡然自乐。

    (4)百川东到海,             ?             ,           。

    (5)树树皆秋色,              。               ,猎马带禽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综合性学习(3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班级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题目。

    ⑴“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1分)

    ⑵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2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1分,不超过10个字)。

    从7月1日起,三峡工程大坝坝顶将首次对游客开放。游客可乘坐电瓶车登上巍巍大坝,在泄洪坝段长100米、宽5米的指定区域下车拍照观景,零距离触摸这一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据悉,此次坝顶开放为试运行,开放期限初步定为3个月,9月30日结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文中讲述的是           的故事。(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13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4分,每题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每题2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2分)

    4.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5.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頣则选取了大胆的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请谈谈你的观点。(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10分)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

    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

    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

    2.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2分)

    3.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2分)

    4.“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5.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9分)

    赌喝一口水

    顾文显

    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零散的三十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强敌的追击,三十多人几乎是瘫倒在那座小山坡脚下。三十多张嘴裂出了有三千多道血口子,大家已是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已经喊不出话来,只能举起手臂示意。团长把所有人带了过去,原来那里隐着一泓清泉。三十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团长皱起眉头,端详了一阵这个小泉眼:怪怪的,四周竟然没有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

    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而全体死亡的事件,这泉水莫非也有毒?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也就是说,除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得有人先尝这水。团长走到小窟窿边蹲了下去。“团长……”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呀。突然,那个受伤的小号兵挣扎着站起来:“团长,让我来试试吧。”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小号兵的身上,他年龄小,还带着伤,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团长盯着小号兵的脸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郑理想同志,谢谢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表现得很勇敢。”

    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小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双手捧起一捧水,运足气,咕咚咕咚,连喝了三大捧。战士们听见,团长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霞出神。“报告团长,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咕噜。”小号兵报告道团长又盯了小号兵片刻,突然笑了:“小家伙,你肚子没食儿,它不咕噜才怪。同志们,可以喝水了。”团长拍拍小号兵的头:“很勇敢呀,你。”“爹……”小号兵刚发出个字,却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水,填饱了草根。

    他们在团长的率领下,雄纠纠地上路了。没有人议论小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团长答应自己的儿子尝水,内心的担忧是不言而喻的,你从文中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那份担心?(2分)

    3.团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3分)

    4.这支队伍凯旋归来后,假如你有幸见到了文中的小号兵,你会对他说点什么?(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按要求作文。(40分)

    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培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走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

    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次感动……经过珍藏,陶培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

    请以“珍藏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50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