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5 题,诗歌鉴赏 1 题,小作文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胆怯(qiè)   滑稽(jī)     剔除(tī)     颐指气使(yí)

    B. 尽管(jǐn)   寒噤(jīn)     舂粮(chōng)   济济一堂(jì)

    C. 规矩(jù )   窠臼(kē)     叱咤(chà)    载(zài)欣载奔

    D. 祈祷(qǐ)    古刹(chà )    蓬蒿(gāo )   决( xuè )起而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妨       辜付       精力不继      风声鹤唳

    B. 寒喧       讫今       展露头角      迥然不同

    C. 鞭挞       怂恿       心无旁骛      光风霁月

    D. 诡密       撮和       兴高彩烈      辘辘饥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世称靖节先生。几次入仕,深感官场污浊,终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B. 荀子,名况,春秋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性善”的思想,著有《荀子》一书。

    C.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著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名篇。

    D. 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著有《变形记》一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径就荒               就:即便

    B. 将有事于西畴               畴:田地

    C. 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 或植杖耘耔         耔:培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怒:奋发

    B. 志怪者也           志:记载

    C. 适千里者         适:往

    D. 小年不及大年        年:年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之病也          病:缺点

    B. 声非加疾也         疾:强

    C. 犹有所待           待:等待

    D. 其责己也重以周      周:周密,此为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门虽设而常关       鸟倦飞而知还

    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已矣乎

    D. 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 风之积也不厚       之二虫又何知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水浅而舟大也

    D. 去以六月息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求其所以为舜者

    A.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B.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且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成为圣人的原因

    C.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

    ②探求舜成为圣人的原因

    D. ①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而且它比蓼蓝的颜色更蓝。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②探求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指出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劝学》是《荀子》里的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B.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是说,陶渊明问赴徭役的人路有多远,表现了他急切回家的心情。

    C. 《原毁》是唐代散文家兼诗人韩愈针对当时毁弃人才的现象而写的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意在揭示原来的毁谤。

    D. 《逍遥游》里提到宋荣子、列子是为了衬出庄子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②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⑤风之积也不厚,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⑥君子生非异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5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1.关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别里科夫是个极其胆小多疑的人,他把自己缩在套子里,是怕遭到不幸,但最后他还是不幸地死去了。

    B. 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行为鬼祟,思想陈旧,是个虚伪守旧的人。

    C. 别里科夫不但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要把别人套在套子里,他害怕新事物的诞生,害怕社会的进步。

    D. 别里科夫的惶惑不安其实是他忠实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反动立场和变态体现。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3.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 “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4.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表达上收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2.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

    3.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二】  

    清明雨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里,“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清明之雨,使悲凉凄切的氛围更加浓重。从生理层面看,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人精神振奋,霪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清明雨”还在心理层面充满悲意。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物质性的,更有心理上的。换言之,人如何感知、想象和看待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在肌肤上,更加剧了悲凉心理的体验。

    1.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文中“清明雨”的意味相近的一项是

    A.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C.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文意,简要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下面的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三,完成小题。

    【材料三】

    梨花风起正清明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四野明净、生机盎然的春天。清明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所以农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清明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古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踏青、修禊的风俗反映了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以及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的活动。

    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 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孙中山先生把植树造林当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倡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确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84年北京市将“全民义务植树日”定在清明节前后。2008年清明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植树节便自然而然地落户清明。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经几度春秋, 弥漫成郁郁葱葱的绿意。这时,人们会感到生命之树长青,就像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生命。

     清明节还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传统节日。虽然物质生命无法永存,但精神生命却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续?什么样的人生能够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所以古人把“立德”置于“三不朽”的首位。

    人们也正是通过清明节扫墓等传统仪式,一方面来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先人生我育我的恩泽;一方面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让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所以,人们追求以懿行嘉言留名传后,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让精神得以安顿。因此,清明节正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地表达。

    而今,祭奠亲人、祭祀祖先的活动已发展到缅怀先贤英杰。祭奠他们,能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受到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清明。

    清明还有政治清明的含意。《诗经·大雅·大明》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句,《后汉书·班固传》也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显然都指政治清明。

    清明的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与寒食、清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相传晋文公在火熄后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抱树而死,在他们身后的树洞里发现了一首写在衣襟上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短短八句诗三嘱晋文公“清明”,反映了人们渴求“清明之世”的普遍愿望,即追求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是“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

    《乐记》曰:“清明象天,是天德清明也。”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是对中华传统节日清明的最好写照。

    1.根据下面这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材料一)

    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材料二)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材料三)

    结论:

    2.材料三中说,“感自然节律而设”的清明节“孕人文精神而丰”,请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的内容,分条概括清明节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   在      

    张晓风(台湾)

    ①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②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③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④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已“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⑤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⑥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⑦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⑧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⑨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⑩《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⑿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⒀“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1.下列对文意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 “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是对宇宙和历史宣告:我“在”。

    B. “同在”是一种缘分,“同在”是产生各种爱的前提,如果不是同时同地的共在共处,就不可能产生相亲相近的美好情感。

    C. 文章尾句直抒胸臆,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语句短小,而含义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D. 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

    E. 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辩色彩。

    2.第4 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什么?

    3.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

    4.倒数第三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②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③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鉴:镜子。 ②渠;代词,它,指方塘。 ③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①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

    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送来“活水”, 才使“方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

    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

    D.两首诗中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

    ②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学校开展“走进西城”系列活动,请你写一段文字,向大家介绍某一名人故居、博物馆或特色街道等。要求言之有物,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②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据为己有等不文明现象。请你写一段文字,倡议大家摒弃对共享单车的不文明行为。要求语言精炼得体,理由充分,有号召力。150字左右。

    ③学校“微剧社”开展“走进戏剧,绽放青春”第二届戏剧展演活动,请将你喜欢的一幕剧推荐给你的朋友,并表达你对戏剧节活动带给你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①请以“那熟悉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种种规格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体验,不管是人自身的作用力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的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对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自己生活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