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钱氏重视修订族谱,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B.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C.中国古代郡县制影响巨大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即在)________,左才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才(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皇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增强列侯的实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一个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度                         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                             D.九品中正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休养生息,减轻人民负担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表格是某学生在一项主题研究学习活动中搜集整理出来的材料。据此表格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人物

    时间

    内容

    影响

    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

    财产等级制

    奠基

    克利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

    陶片放逐法

    建立

    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5世纪

    工资制和津贴制

    黄金时代

    A.雅典政治文明的内容和形成过程       B.雅典政治文明形成的历史条件

    C.雅典政治文明的实质和特点           D.雅典政治文明的意义和局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十二铜表法》保护了雅典人的利益

    C.重视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行为             D.极力保护私有财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摘自《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责任内阁实行独裁统治

    C.国王的权力远远大于议会的权力           D.多数英国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C.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D.实行两党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当今法国总统奥朗德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如果回到1879年,法国总统的产生是由

    A.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教皇任命

    C.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②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A.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B.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试图保持社会的公平公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是一首流行于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歌曲,这场革命的结果是

    A.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B.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封建军阀

    C.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而失败

    D.赶走了外来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C.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一起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应是

    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北平谈判达成最后修正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发展历程

    C.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D.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人类历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列宁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此段材料出自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四月提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1954年的一次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尼克松访华                           上海合作组织

    A.一边倒           B.战略结盟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冷战”色彩

    C.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                    D.加剧了西欧内部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2010年11月23日,由于韩国在年度例行军事演习中向南北争议海域发射数十枚炮弹,朝鲜随即炮击韩国的延坪岛炮兵阵地,韩国亦还击了80多炮,双方关系急剧恶化。朝韩矛盾由来已久,它的根源是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导致当时朝鲜半岛分裂的罪魁祸首是

    A.美苏冷战         B.日本侵略          C.朝鲜内部矛盾      D.朝鲜内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20世纪70年代,以“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一目标为行动纲领的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达

    A.美国的国际地位难以界定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制度存在什么不足?有何消极影响?(4分)

    (2)材料二中,格莱斯顿把美国1787年宪法看成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请你为他找出依据。( 6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的?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6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材料一反映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变化的两个事例?(6分)

    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哪两个国家?“欧洲合作与发展”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不会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杂志

    (3)材料三中布什说“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一员”本意是什么?对苏联产生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4)材料四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8分)

    (2)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汉晋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