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非所有的DNA都与蛋白质结合

    B. 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其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传递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等作用

    D. 核孔是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的通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科研人员发现在小鼠新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蛋白)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此时相邻细胞间也连通着该微管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密切相关

    B. 早期胚胎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能与微管桥有关

    C. 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然后移向两极

    D. 若水解微管桥网络,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相关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A.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两次使用95%的酒精的实验目的相同

    B. 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假说一演绎的研究方法

    C. 酒精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D. 杂合子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子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会改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植物高度是直接反映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的重要指标。右图是某草原放牧活动对群落植物高度的影响,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植物高度与放牧程度呈负相关

    B. 群落植物高度是各种群高度的平均值

    C. 调查某种群植物高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D. 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植物的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巴西红耳龟是我国入侵物种之一。在其原产地,由于有鹭鸶、浣熊等众多野生天敌猎取龟卵、幼龟,巴西红耳龟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巴西红耳龟在我国将一直呈“J”型增长

    B. 在原产地,龟卵、幼龟被天敌猎取导致巴西红耳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调查某湖泊中巴西红耳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D. 在巴西红耳龟种群数量达到K/2时防治,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的自然果蝇中,选用一对野生型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由于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

    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

    C. 若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

    D. 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不一定来源于母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肉苁蓉和大犀角是两种耐高温、干旱的绿色植物。下图1、2分别为科研人员在某地7月份测定的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程度)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若将植物栽培于密闭容器中,并通入18O标记的O2,可在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检测到含18O的淀粉。请写出18O最短的转移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注明具体过程)。

    (2)在图1中的8:00-20:00,肉苁蓉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大犀角,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由图可知,12:00—14:00时大犀角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该时间段内肉苁蓉的净光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其下降的原因与大犀角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相同/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响应建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丽中国号召,很多地方陆续退耕还林、还湖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农田中的农作物与田间杂草的竞争,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方面。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高。分析森林中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的分层现象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这种分层现象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泊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早、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研究人员为了调查某湖泊中鲢鱼的种群密度,在该湖泊中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鱼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由此推测该湖泊中鲢鱼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独脚金内酯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独脚金内酯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其生命活动起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科研人员用GR24处理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结果如图1所示。据实验结果推测,GR24的作用是______侧枝的产生,突变体植株可能出现了独脚金内酯_________(填“合成”或“信息传递”)缺陷。

    (3)为了进一步研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进行实验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填“A”或“B”)中。

    ②据图分析,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的作用效果________(填“显著”“不显著”或“无影响”),由此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ZW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的羽毛颜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B1(灰红色)、B(蓝色)和b(巧克力色)控制,该组复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其中B1对B、b为显性,B对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种群中,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_种。若一只灰红色动物和一只蓝色动物杂交,后代出现灰红色、蓝色和巧克力色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组成是_______。动物群体中,巧克力色个体在雄性中所占的比例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雌性。

    (2)已知基因型为ZB1Zb的雄性动物是灰红色的,可有时在它们的某些羽毛上会出现巧克力色的斑点,对此现象提出两种解释(不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①部分体细胞发生了染色体__________;②部分体细胞发生了 _________ 。如果基因型为ZB1Zb的雄性动物中有时也出现蓝色斑点,则这个事实支持第______________ 种解释。

    (3)请利用纯合亲本设计杂交实验,证明该组复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写出亲本组合、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

    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

    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____,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________。培养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_______,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指将人的全部抗体基因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然后让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最终使抗体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形成含有全套抗体谱的噬菌体抗体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人的全套抗体基因时,可以提取人淋巴细胞的全部RNA,然后通过_______过程获得含有抗体基因的DNA片段。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的常用方法是PCR技术,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若要将某目的基因拷贝15次,则需要消耗引物______个。

    (2)在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过程中,是否需要利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要检验噬菌体的表面是否含有某种抗体,可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菌体表面的抗体尚不具备完整的功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