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其他题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惆 (chàng)刻(juān)辈(háng)身(jǐ)

    B.地(mù)茶 (dònɡ)旺 (xiànɡ)徜(yáng)

    C.萃(hùi)溅(bìnɡ)祸(zhào)清(chénɡ)

    D.积(zǎn)礴(pánɡ)呜(yè)归(xǐ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船在动,星也在动,他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B.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C.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D.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C.沉迷于网络游戏对身心健康有害,可有些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D.同学们学习的劲头真足,中午休息期间,到老师那儿请教问题的同学连绵不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常规管理。

    B.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变。

    C.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D.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3分)

    A.《赤壁》一诗中,诗人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B.《安恩与奶牛》的作者约翰尼斯?延森是德国小说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赵丽宏的散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门即指各种知识的领域。

    D.鲁迅的散文《社戏》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的生活经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群纯朴、善良、友爱的农家少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却依然清澈透明                  ②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③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    ④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来,并按顺序订正在表格中。(4分)

    潜移默化  鸦鹊无声   记忆犹新   相题并论

    谈笑风生  忘乎所以   熙来嚷往   摇摇欲坠

    走头无路  心旷神怡   白驹过隙   咬文嚼字

    错别字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青女素娥俱耐冷,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5.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船在动,星也在动,他们是这样低,________________。

    8.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4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____________所写的一部童趣盎然的小说。(1分)

    2.汤姆身上有很多优点,请你写出你最欣赏的一点,介绍一个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从下列消息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填写在横线上。(4分)

    3月11日下午2时46分(东京时间),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中的人员伤亡。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关键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诗词赏析(6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高处不胜寒”后来成为一句常用语,请你用它造一个句子(2分)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他的意思。(2分)

    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再写出一句关于其它传统节日的诗词句。(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理解

    刻舟求剑(14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2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何不/试之以足

    D.私拟作/群鹤舞空

    2.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楚人有涉江/郑人有欲买履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昂首观

    C.又留蚊素帐中/土墙凹凸处

    D.遽契舟/常蹲

    3.解释划线的词语(2分)

    (1)楚人有江者(     )   (2)契其舟(    )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理解《风筝》节选(16分)

    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 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我”和小兄弟对“放风筝”态度哪些不同,请你说说看。(2分)

    2.第一段对小兄弟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第二段中表现小兄弟神态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我的神态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联系上下文回答:弟弟为什么要“偷着做”风筝?(2分)

    5.“然而惩罚终于轮到我了”中“惩罚”指什么?(2分)

    6.“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2分)

    7.小兄弟被“我”认为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你怎样看?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理解

    一诺千金(15分)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本文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3分)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中“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中的“那”指的是什么?(3分)

    3.文中第5段“我”与男生还钱时的惊喜快乐和第8段中两个少年快乐的原因一样吗?是什么原因?(3分)

    4.文中关于“那个男生”和“那个少年”的描写极其生动感人,请任举一处为例,说说令人感动的原因。(3分)

    5.删去第6段,文章依然贯通,你能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写这一段的用意吗?(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阅读下列关于“诚信”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以诚待人,人人敬;以诚办事,事事成。

    失去了诚信,就等于毁灭了自己。

    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朋友。

    诚信是传统美德,诚信是文明标志,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请以“坚守诚信”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