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 题,其中:
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179万英镑

    1846年

    约239万英镑

    (2)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漫画说史】

    材料三

    图1

    图2

    (3)图1与哪次列强侵华战争有关?

    (4)图2与哪次列强侵华战争有关?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读史明智】

    (5)反思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你认为造成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争取生存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14日,朱德对奔赴抗日前线的红军将士说“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复图占外蒙,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朱德自述》

    (1)材料一中日本为“夺我东三省”发动了什么事变?1937年7月日本“又侵我华北,非灭亡我全国不止”发动了什么事变?

    材料二(美国记者)斯诺问: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毛泽东回答说:“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摘编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材料三

    ·正面战场部分战役

    战役

    名称

    淞沪

    会战

    太原

    会战

    武汉

    会战

    第一次长

    沙会战

    第三次

    长沙会战

    日军伤

    亡人数

    4万

    2万

    3万余

    2万余

    5万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国际援助和华侨抗战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1942年,美、英、苏、中四大反法西斯同盟国依次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布日本侵占的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2017年教育部要求,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历史学者朱汉国指出,“14年抗战”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联系史实,谈谈你对学者观点的理解。(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表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为此八(2)班同学进行了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回眸】

    (1)图1军事工业是在________(地点)创办的;图2人物参与了________运动,最后英勇就义;图3杂志的创办者是________。

    【历史探究】

    (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图片所涉及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近代探索之先”“圆变法救国之梦”“启思想解放之门”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作出扼要说明。

    “开近代探索之先”:

    “圆变法救国之梦”:

    “启思想解放之门”:

    【历史思考】

    (3)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有何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