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有关这段历史的整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南京,因为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开始接受侵略者提出的领土要求(  )

    B. 19世纪中后期,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圆明园开始成为一处遗址

    C. 19世纪末,日本人在中国建厂,加大对中国经济掠夺

    D.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事件和下图人物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有(  )

    ①洋务运动     ②虎门销烟    ③黄海大战   ④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有自己的选择,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侯德榜选择打破碱业垄断。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 推翻满清政府   B. 实行君主立宪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实现民主共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说:“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令,鼓励创办实业,发展近代工业。”材料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后我国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B. 辛亥革命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D. 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上海是中国的一座繁华大都市,被誉为“东方明珠”。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②商务印书馆的创办③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 ④签订了“双十协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口号反映的时代背景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取消“二十一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做的努力有(  )

    ①成立黄埔军校    ②进行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秋收起义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选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下列与此会议有类似意义的是(  )

    A. 井冈山会师   B. 遵义会议   C. 会宁会师   D. 中共七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早在二战全面爆发前中国人民就开始和日本法西斯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①德国法西斯在二战前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   ②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侵略者   ③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大危机开始侵略中国   ④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发动了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 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 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40年代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国共合作宣言》的签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地点

    影响

    中原解放区

    爆发

    转折

    沈阳

    决战

    南京

    胜利

    A. 长江   B. 大别山   C. 延安   D. 武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斗争迫使近代中国新旧政权更替的包括(  )

    ①辛亥革命  ②北伐战争   ③解放战争   ④五四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今天海峡两岸来往越来越密切,两岸同胞都渴望早日统一。你知道两岸这种分离已有多少年了?(  )

    A. 110多年   B. 70多年   C. 60多年   D. 30多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09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先生,少爷中状元了!”   B. “先生,报纸上说京张铁路通车了!”

    C. “先生,我让服装店给你赶制一套中山装。   D. “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买哥伦布发现美洲420周年纪念金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体现了(  )

    A.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 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 建立君主专制   D.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法国、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历史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 签订《凡尔赛和约》   B. 召开慕尼黑会议   C. 成立欧洲联盟   D. 参加万隆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②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和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C. 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演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诺《全球通史》

    (1)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很多,但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你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说“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这位近邻是哪国?该国在经历了哪一改革之后强大起来并对外侵略扩张?这次失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耻辱?

    (3)第三次灾难之后让哪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魂”。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冲击,近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阐述《海国图志》的创作目的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反映出魏源的什么思想? 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哪一运动?该运动中我国近代海军起步,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反映出哪一运动的什么主张?

    (3)20世纪初,在中国还有什么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们寻找的济世良方有共同之处,请说出一个共同点。

    (5)举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而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一例。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年来,央视播出的《复兴之路》,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请阅读以下解说词,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会长  张磊)我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结果,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国内真正的盟友,也看到了革命的基础是农民和工人。

    (1)能够证明材料一说法的史实是什么?  

    材料二:大革命失败了,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指的是?

    材料三:共产党多次向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抗日的诚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后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材料四: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介石自己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共产党打败了我们,不是共产党有三头六臂,是我们腐败无能,自己的弱点击败了自己。

    (4)你认为除了材料四中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共产党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至少两个方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中共十八大的报告

    (1)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哪些思想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2)隋唐时期的考试制度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写出该制度的名称。

    (3)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今天的北京大学最初叫什么名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说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毛泽东说“讲重工业勿忘张之洞”,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这类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什么作用?

    (2)毛泽东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是因为他创办了什么企业?他的企业的兴旺和破产都和世界历史上什么事件密切相关?

    (3)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