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上相应的汉字。

    山林睡了,鸟儿们jìng mò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bān b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

                                            ——郭枫《空山鸟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石榴》选自郭沫若的《丁冬草》(《沫若文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B. 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C.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D.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聆听着兴化籍著名作家毕飞宇作“亲近小说”的报告。

    B.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居高不下,环保、安监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严防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 “萨德”风波中,选择妥协并向韩国政府提供“萨德”部署用地的乐天集团无疑是当下舆论的主角之一,它将为此付出什么代价引发了各种猜测。

    D.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作标题为“体育强国不仅仅是金牌,体育产业不仅仅是金钱”的发言,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出了多条“良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疏而不漏。

    ③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___。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⑦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主人公保尔是在___________的影响下走上革命的道路的。保尔最爱读的一本英国小说是________,因为他十分钦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2)主人公保尔为什么会离开学校去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西游记》是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B. 保尔•柯察金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坚持写作,创作了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

    C.《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按照先后顺序,三次分别变为姑娘,老头儿,老婆婆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D.《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参加“鸟”专题实践活动,你积极参与其中:

    (1)班委会决定出一期 “人与鸟”为主题的黑板报,作为编辑的你要收集一些资料,请写出一句有关雁的诗句,并说说它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例句内容的写法,为“海燕”写几句简短的话。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春天的到来,很多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会带来禽流感。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杨同学说:“干脆把鸟都杀了,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对于这种错误的观点,你该如何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北宋•范仲淹《渔家傲》,完成下列题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论马》)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执策而临之(       )

    ③日啖豆数升(      )          ④比行百余里(       )

    ⑵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A. 故常奇之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马之千里者   D. 致远之材也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⑴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人体生物能发电》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____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请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角度思考,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中哪个词不能删掉,为什么?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宽容是美德》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文章开头讲述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

    2.第③段中 “慈禧太后下棋时杀人”的故事充当_________论据,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点。将第②段与第③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

    3.下面的链接材料,与文中哪段文字相近?试从内容和写法上说说它们的共同点。

    【链接材料】 “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                    (选自郭安凤《多一些宽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五)阅读叶全新的《紫藤》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②在这棵我已种下十五年的紫藤树下,我开始思索。惜春的人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可我喜欢“人间四月天”这样的句子。因为闰月,今年春天来得迟,虽然是四月,阴历还在二月,但不知为什么,这棵紫藤却开花了。

    ③十五年前种下后,便年年盼它开花,一直盼到第五个年头,已经有朋友说这是不是一棵公紫藤?一棵月季花确实有公枝和母枝,但一棵花树也有公树和母树吗?我再一次为这种简单的无知而困惑。是第五年春天将尽的时节吧,在高大疏朗的花架上,紫藤已按照我为它设计的路线,或者说按照阳光的引领,将它的身体不可思议地伸长,并生出无数枝节,尽一切力量抓住它的机遇,抓住它在这块注定了的土地上被种下了的命运,开始繁殖绵延。现在它已是一位清淑的少女,抬头望去,青绿的细叶像它的心思一样一天天地覆盖着这片天空。这心思终于以最美丽的姿态出现了,它开花了!

    ④第一年它开得羞涩而小心,一小挂一小挂,一身粉紫地从枝叶中露出来。似乎连它自己也不相信,为什么一棵树会开花呢?这几乎就像“我是谁”的问题一样难吧。但一棵紫藤不需要哲学,它只是快乐极了,因为第二年它开得更多。

    ⑤这是人的树,人的花,人的果。在紫藤盛开的时候,我站在花架下眺望湖对岸一个女孩回家的笑脸;在紫藤落花的时候,我站在花架下看着一个青年渐渐远去的背影。

    ⑥在《迁徙的鸟》这部影片中,雅克•波林说:“鸟儿永远在飞。只有鸟儿从不停止飞行。”

    ⑦人类从来对鸟儿的飞翔所怀着的羡慕,只止于自由。可是有谁知道,鸟儿为什么要飞呢?为什么它们从不停止呢?自由难道只在追逐之中吗?

    ⑧让我问问这棵紫藤吧,如果我只剩下了它的话。

    ⑨十五年来,紫藤春荣冬寞,四季的风是它的爱人。它用一年的时光演出一场生命之剧,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离不弃,不屈不挠。夏天它极尽繁华,秋日它渐次凋零,冬天我看着它死去,春天我看着它活来。它自由地开花,自由地长叶,不问风雨不问晴。我把它种在湖边这座院子里,它就一心一意地生根,全心全意地开花。没有比一棵平常的树更幸福的了,没有比一颗平常的心更快乐的了。这道理是紫藤告诉我的。惟有这样深这样厚的根才能长出自由之花吧,长出奇异之花吧。

    ⑩还只是二月呢,紫藤今年确实奇了,它想说什么呢?它比一个人更多情么?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另一个人,但一棵树却可以。它展现自己最美的生命,是想挽留一个爱它的人。这一生,我爱树胜过爱人,因为人的生命是残缺的。只有一棵树是完整的,从生到死,死而复生,生生不息。在生死之中有变有化,有情有意,有始有终,起起落落皆如无闻。它所求的是那样简单,它永不舍得离弃你,它只要你种下它,它就是你的儿子,它就是你的女儿;它只要你种下它,它就是你的父亲,它就是你的母亲啊!

    ⑾我的紫藤已经整整开了十年花了,一年比一年开得茂盛、开得繁荣,这繁荣一定来自它心灵的安适。谁说一棵树没有梦呢?当繁花落英的时候,我发现每一朵紫色的小花都像鸟儿张开的翅膀!飞翔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不是只有一个天空,只要开出真正属于你的生命之花,你就会飞了。

    ⑿几乎每天都有真的鸟儿飞来与它对话。它们或在花枝之间跳来跳去,或停留在这棵美丽无比的花树上。有的鸟儿聒噪地说个不停,它们一定是劝说紫藤离开这片该死的臭烘烘的湖水吧;有些鸟儿却因为这棵无比美丽的花树而暂时变成了一位哲人,因为它们在枝头上一边梳理着羽毛一边静静地思考:为什么我要飞来飞去呢?为什么我不能长久地留在这儿呢?

    ⒀这就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之间的秘密吧。我将用全部的生命看守着它们。我想一直到最后,我都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是要做一只鸟,还是要做一棵树。十五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一个穷人说:“瞧,天上有一块大饼!”一个富人说:“错了,那是一块银元!”一个诗人说:“不对,那分明是少女的眼睛!”一个姑娘说:“也不对,那是梳妆台上的镜子!”听着他们的争论,有个男孩觉得奇怪,问:“妈妈,天上到底有几个月亮啊?”“傻孩子,月亮只有一个啊!”妈妈回答。“那么,他们为什么瞎争呢?”妈妈说:“孩子,月亮虽然只有一个,但各人看月亮的眼睛是不同的啊!”

    1.“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种下了什么?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析第⑤段“这是人的树,人的花,人的果”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夏天它极尽繁华,秋日它渐次凋零,冬天我看着它死去,春天我看着它活来。它自由地开花,自由地长叶,不问风雨不问晴。我把它种在湖边这座院子里,它就一心一意地生根,全心全意地开花。”(第⑨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不论是鸟还是紫藤,它们都有一种执着的追求,作者在人生的历程中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紫藤身上明白了生命需要执着地坚守这个道理。做鸟和紫藤对作者来说是不一样的。

    B. “在《迁徙的鸟》这部影片中,雅克波林说,‘鸟儿永远在飞。只有鸟儿从不停止飞行。’”引用这句话是为了引出后文对鸟的飞翔和鸟对自由的追求的叙写;这些又与紫藤表现出来的从容、淡定、执著的人生态度形成对照,从而突出紫藤的精神。

    C. “这样深这样厚的根”,“这样”是指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离不弃,不屈不挠,从容、安宁、坚定。

    D. “当繁花落英的时候,我发现每一朵紫色的小花都像鸟儿张开的翅膀!”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的梦想,写出它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告诉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形式并不只有一种。

    4.链接材料与选文在写作手法和主题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选自宗璞《紫藤萝瀑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上领奖台,第一次当护旗手……请以“第一次           ”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600字以上;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分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