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23 题,连线题 3 题
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 题
  1. 19世纪末亨利·乔治在《进步与贫困》中,首次提出单税主义。作为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单税主义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大协作”的理想社会。单税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同点为

    A. 手段都是阶级革命

    B. 结果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目的都是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 理论上都具有空想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3 题
  1. 作为“六经”之一的“乐”,广义上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它们在氏族社会本来都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文化活动。但到西周时,乐的情感内容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同阶层的人所用乐舞在规模、人数方面均有严格限制。这一变化

    A. 体现出与礼的对立

    B. 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

    C. 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D. 遵循了孔子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一块出自甘肃省某个墓地的画像砖,大约是公元3或4世纪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在田里劳动的农民,他赶着牛,拉着木制的耙。对此解读最符合史实的是

    A. 木耙成为当时主要耕作工具

    B. 北方旱田耕作技术趋向成熟

    C. 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D. 当时铁制农具尚未推广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以下对宋元时期“新型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A. 说明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

    B.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产生

    C. 私营经济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农村中开始出现租佃生产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最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A. 皇权专制不断削弱

    B. 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D. 皇帝昏庸懒于朝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

    B. 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商业投资资金

    C. 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十二铜表法》颁布后,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罗马“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这一现象说明

    A. 罗马法的实施须倚借神的权威

    B. 罗马法已渗透到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C. 市民法操作程序繁琐缺乏变通

    D. 贵族仍主导着共和国的司法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传播天主教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

    A. 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

    B.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C. 支持了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D.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当时,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威廉一世竟然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这说明

    A. 威廉一世孤陋寡闻

    B. 威廉一世不愿当皇帝

    C.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D. 帝国议会是德意志最高权力机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情况,导致人口流动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751—

    1780

    1781—

    1790

    1801—

    1810

    1811—

    1820

    1821—

    1830

    1851年城乡人口比例

    流动

    人口数

    75000

    78000

    138000

    214000

    267000

    52:48

    A. 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B. 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

    C. 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开展

    D.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 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 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C. 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 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末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B. 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C. 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D.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主流报刊撰写的《中国百年现代史》中写道:“1958年的中国,无人去收的棉花在田野被风吹去,而当地的农民却在专心的炼钢、炼铁。为了让工人去拨旺那些到处都有的炉子,纺织厂都被要求减少了一个班次”。这表明美国媒体

    A. 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 夸大了中国人炼钢的热情

    C. 忽略了中国农业迅速发展的事实

    D. 看到了大跃进扰乱了劳动力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民国定都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清帝退位后,定都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申报》曾发表文章指出:“南北二者比较之,则江左为偏安之局,北京有建瓴之势。若进而言武昌,则南北两京均居于一偏……恢恢帝都,无逾于此。”《申报》认为

    A. 南京环境安定适合定都

    B. 北京能领导全局适合定都

    C. 武昌位置居中适合定都

    D. 地理位置对定都没有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创办经济特区

    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A. 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

    B. 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

    C. 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

    D. 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人获得的工资占他们所生产商品总价值的17.5%。在个入收入方面,1920—1929年,占美国人口总数1%的最高收入人群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的年收入从7492美元提高到13114美元。上述现象

    A. 有利于增加对工业企业的投资

    B. 反映了美国经济存在潜在危机

    C. 能够促进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D. 是凯恩斯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针对联邦法院在1935~1936年间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令违宪,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司法改革法案。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 制衡机制的失灵

    B. 新政改革的缓慢

    C. 行政权力的膨胀

    D. 司法部门的僵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写道: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才有胆量挑战他们的前任的“国家主义”,提出激进的方案,来解决他们所称的野心过大的国家的“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的缓冲作用。这表明

    A. 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B. 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重视

    C. 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质疑

    D. 经济大危机使人总结教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22年5月,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为六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但主人必须同农工一起劳动,此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颁布法令的主要目的是

    A. 允许商品货币关系存在

    B. 防止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复辟

    C. 创造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

    D. 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出版了《新经济学》一书。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强调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苏维埃经济中的基本规律,要求尽一切可能吸收国营经济之外的物质资源,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以“超工业化”的高速度发展。这一理论

    A. 是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

    B. 与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相似

    C. 有利于巩固的工农联盟的建立

    D. 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是战后部分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说明

    成立时间

    名称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

    世界银行

    1947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60

    国际开发协会

    196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 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

    B. 经济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

    C. 各国间贸易壁垒被逐步打破

    D. 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趋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A. 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 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 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D. 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并由此对全球化的规则、进程、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进。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反全球化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B. 反全球化运动阻碍全球化

    C. 反全球化运动积极制衡经济全球化

    D. 经济全球化弊病重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最近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腐败和反腐败永远处于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自古于今,从中到西,人们都在反腐的道路上努力地斗争着。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在检查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白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在古代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一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原因就在于专制制度本身是阴暗的、不透明的。现代西方国家吸取了这一教训,通过完善民主制度,提高政治透明度,从而使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

    ——摘白谢鹏程《国际反腐败的经验措施》

    材料三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20世纪以来,近80%的公共腐败案件由联邦检察机构提出诉讼。势均力敌的党派之间出现利益冲突并形成的相互制衡与监督,客观上成为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材料四现代西方国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政治透明度等系列举措,从而使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例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反腐法案(见下表)。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官员个人及亲属必须申报财产,并规定了离职后的从业行为

    《文官制度改革法》

    公开、平等选拔官员及政府雇员,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

    《监察长法》

    监察长办公室独立监督,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摘编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败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这一现象的理解。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从制度建设上防止权力滥用的?

    (3)根据材料四及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鉦鼓镗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虎,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形成的九国租界总面积达到23350.5亩,相当于已经建成的天津城区3.47倍,旧城厢的9.98倍,租界的行政权、司法权、税收权都超越中国政府的统辖与法律之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害。但另一方面,租界的管理体系、经济结构、建筑风貌、公共设施、人文意识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天津向近代化过渡,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催化作用。尤其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过渡的步伐加快……30年代的天津,从经济综合实力、港口吞吐能力、城市基础建设、交通网络、文化结构以及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一跃而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天津市文史研究馆编《津门往事杂录》

    材料三

    材料四从1760年产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1830年初步完成工业化)……1863年,伦敦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便捷快速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优良的港口区位优势,使得伦敦这个16世纪末的欧洲贸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到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77.2%,可见英国城市化从初步完成到成熟阶段用了大约70年左右的时间。

    ——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五1949—1978年是中国城市化曲折发展时期,城市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得到恢复和发展后,出现了长期的曲折停滞,总体上,城市化的进程缓慢。……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改革之后的城乡壁垒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政府对一系列制度、政策的修改,使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活跃,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建设农民城市,形成了中国自己独特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吴清《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1949—199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并由此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天津崛起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四、五,概括中、英两国近现代城市化的不同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而目前,英国“公投脱欧”已成定论。欧盟路在何方,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致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理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

    材料二1961年、1967年英国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遭法国否决。最终于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2011年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

    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回到白金汉宫之后向其内阁解释了英国脱欧的原委,并称本次脱欧是一个彻底的英国行为。

    ——《英国与欧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50年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原因有哪些?

    (2)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烦冗的决策程序、必要的讨价还价将带来巨大的决策成本,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措施。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以“英国脱欧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要求:角度全面;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