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28 题,综合题 2 题,实验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8 题
  1.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HCl   B. CO2   C. CaO   D. K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氯化钠   B. 酒精   C. 盐酸   D. 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稀硫酸   B. 蔗糖溶液   C. 氢氧化铁胶体   D. 硫酸铜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A. NaH+H2O=NaOH + H2↑   B. Na2O+H2O=2NaOH

    C. HCl+NaOH=NaCl+H2O   D. 2F2+ 2H2O=4HF+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粉状固体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H3COOHCH3COO-+H+   B. NH3·H2ONH4 ++OH-

    C. Ba(OH)2=Ba2++2OH-   D. NaHSO4=Na+ +HSO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146C原子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   B. 16O与18O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 23Na 和24Mg 两种原子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D. S2-的结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取1mL溴水于试管中,加入3mLCCl4,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图深色区域为橙红色溶液)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Cl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B. 干燥的Cl2可保存在钢瓶中

    C. 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   D. 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氯水   C. 碘水   D. 双氧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A. Cl2 →Cl-   B. SO2 →SO32-   C. Fe3+→Fe2+   D. Cu→Cu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B. 容量瓶使用前无需检漏

    C. 蒸馏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D. 焰色实验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用稀硫酸洗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现有三组混合液:①汽油和水;② 75%的酒精溶液;③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 分液、蒸馏、萃取

    C. 萃取、蒸馏、分液   D. 蒸馏、萃取、分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溶液中所含c(Cl-)最大的是

    A. 50mL0.1mol·L-1AlCl3溶液   B. 100mL 0.1 mol·L-1MgCl2溶液

    C. 150mL0.3 mol·L-1KClO3溶液   D. 200mL 0.2 mol·L-1NaCl 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配制500mL0.2 mol·L-1NaC1溶液时,下列操作使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时容量瓶没有干燥   B. 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 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固体放在右盘   D.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SO2与SO3相比较,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数之比为1∶1   B. 原子总数之比为3∶4

    C. 质量之比为4∶5   D. 密度之比为5∶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镁(熔点2800℃) 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B. 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

    C. 高炉炼铁过程中用石灰石与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炉渣

    D. 晶体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物质的实验室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新制氯水盛装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C. 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 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Ba2+、Cl-、OH-   B. Na+、K+、CO32-、SO32-

    C. Na+、Mg2+、OH-、HCO3-   D. K+、Fe3+、SO42-、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K2SO4、MgCl2、FeCl2、(NH4)2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Ba(OH)2   B. H2SO4   C. NaOH   D. Ag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氢气和氯气

    B.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C. 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粗硅

    D. 高炉炼铁中利用焦炭直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向溴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2Br-= 2Cl-+Br2

    B. 用石灰乳作沉淀剂从海水中提镁: 2OH-+ Mg2+ = Mg(OH)2↓

    C. 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 2Fe3++Cu = 2Fe2++ Cu2+

    D. 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的醋酸反应: 2CH3COOH+CO32- =2CH3COO-+CO2↑+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SO2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4gCO和N2混合气所含原子总数为NA

    C. 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Mg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0.lmolFe 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无需其他操作,仅将①中物质加入(或通入) ②中,预测的实验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预测现象

    A

    久置氯水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浓盐酸

    二氧化锰

    产生黄绿色气体

    C

    二氧化碳气体

    水玻璃

    产生白色沉淀

    D

    硫氰化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

    产生血红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某H2SO4 和Fe2(SO4)3 混合液中,测得c(H+)为0.2mol·L-1,c(SO42-)为0.4 mol·L-1,则混合液中c(Fe3+)为

    A. 0.1 mol·L-1   B. 0.2 mol·L-1   C. 0.3 mol·L-1   D. 0.4 mol·L-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为了除去KC1固体中少量MgSO4和CaCl2杂质,需进行下列六项操作: ①加水溶解;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③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④加入过量盐酸;⑤加入过量K2CO3溶液;⑥过滤; 正确的顺序是

    A. ①⑤③⑥④②   B. ①⑤③④⑥②   C. ①③④⑥⑤②   D. ①③⑤⑥④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BaCl2、NaNO3、K2SO4、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操作: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

    B. 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NaNO3、BaCl2

    C.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K2SO4

    D. 无色溶液1发生焰色反应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钡餐:_____。②漂白粉的有效成分_____。

    (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____________式的原子结构模型;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在设备_________中发生SO2的催化氧化。

    (3)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共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I. A、B、C、D四种均为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A、B、C 与盐酸反应均可生成D;加热固体C可生成A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X;在A溶液中通入足量X,又可生成C; 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可生成A。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C _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_,(均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上述反应中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C 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化合物甲仅含两种元素。B 为黄绿色气体,气体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化合物甲所含元素为__________(请填写元素符号),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气体B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

    请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棉球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②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澄清石灰水       D.碘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

    B.先向装置中加入试剂(药品),再进行气密性检查

    C.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①和③只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实验开始后,洗气瓶④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5)洗气瓶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铁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共13.6g,加入到200mL的稀硫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氢气。经测定,反应后的溶液中c (H+) 为0.200mol·L-1,且无Fe3+(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请计算:

    (1)反应中放出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mol·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