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6 题,诗歌鉴赏 1 题,语言应用 4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到了颓圮的篱墙,                。(戴望舒《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柯刺秦王》)

    (5)今者项庄拔剑舞,                 。(司马迁《鸿门宴》)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7) ______________   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司马迁《鸿门宴》)

    (8)真的猛士,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9)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   ______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青(xíng)     颓(pǐ)    拜(yì)     身不恤(sǔn)

    B.视(wǔ)     漫(shù)   浸(zè)     忸不安(niē)

    C.目(zì)     酒(zhī)   摇(yè)   身被八(chuāng)

    D.长(gāo)     寥(guō)   百(gě)   犊情深(tiǎ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    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我们要    那些无视法律的亡命之徒,玩火者必自焚。

    (3)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4)我才见她虑及母校的前途,    至于泣下。

    A.毅然   正告   欣然   黯然   B.欣然   正告   毅然   黯然

    C.毅然   告诉   欣然   黯然   D.欣然   告诉   欣然   黯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沛公奉卮酒为之寿,约为婚姻     D.朝济而夕设版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给人以立体感。

    ①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② 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③ 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 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⑤ 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⑥ 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2分)

    A.臣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B.《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对樊哙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既是为了衬托项羽和刘邦,更是为了突出张良,所以如此描写并不喧宾夺主。

    C.《小狗包弟》中,“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在声势浩大的运动面前,个人的痛苦与无助,遭遇厄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D.《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就越是从正面表现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后面题目。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1931年  (选自《猛虎集》)

    1.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错误的一项(  )(2分)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2分)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性灵的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作者极度的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就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2.在这段话中,子贡为什么受到老师的赞扬?(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王府井是北京最富盛名的繁华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牌匾高悬,人头cuán(①)动、川流不息。进入商店,种类繁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遐接。③这条全长约3华里左右的大街,以其宽阔的胸怀,每天迎接着近百万人次的八方宾客。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应改为     (1分)

    (3)在文中③处是病句,请改正:__                         ___ (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1个恰当的语句,要求句式与前一句相同或相近,并使上下文衔接自然,一气呵成。(2分)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康河桥边作别西天云彩的多情游子橘子洲头追问大地主宰的热血青年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为其添加新闻标题。(不超过14字)(2分)

    10月10日,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举行揭牌仪式,副市长赵静、厦漳两地教育局及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由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联合创办,是一项造福当地百姓的利民工程。该校位于漳州台商投资中心城区,按省一级达标校标准建设,学校占地面积186.7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可开办10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5400人,可为2000名学生和250名教师提供住宿。

    标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①。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③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释】①雍、绛:都是地名。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越国以远         鄙:把……作为边邑

    B.君图之           唯:表示希望

    C.天灾流行,国家有      代:世代

    D.已而其地约         倍:通“背”,违背

    2.下列烛之武的劝辞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用于离间秦、晋关系的一组是(2分)  (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佚之狐比烛之武厉害。

    B.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

    C.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

    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

    4.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

    翻译:                                              

    ⑵秦师深矣,奈何?(3分)

    翻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响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是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1.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最终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2.《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3分)

    答: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试选取其中的两种手法,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请你以“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 叙事要凸显真实感受,注重描写,写人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 字数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标点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