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1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47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30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法律足以说明罗马的精神。在历史上,罗马代表秩序,就如同希腊代表自由。希腊留下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留下的法律与政绩,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材料说明罗马法

    A. 强调维护自由平等

    B.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 利于维系社会稳定

    D. 成为希腊民主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7 题
  1.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描述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

    A.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 多极化趋势出现

    C.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D. 多极化格局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A. 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 探索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 彻底改变了俄国社会落后面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统计,1965年,西藏全区少数民族干部仅7600人,仅占干部总数的33.34%;到2006年底,全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达62211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69.36%。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 推动了民族平等的实现

    C. 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 促进了祖国统一的大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现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

    A. 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

    B. 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

    C. 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 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A. 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 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 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 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时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最后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A. 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   B. 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 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   D. 司法制度己经近代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变化说明西周

    A. 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B. 宗法制进一步完善

    C. 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

    D. 等级制度开始形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弹劾百官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这表明西汉初期

    A. 相权承袭秦制并有增益

    B. 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

    C. 中央集权的程度出现弱化

    D. 官僚政治形态开始显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出身时间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钦宗

    武职出身正职(人)

    3

    6

    6

    7

    0

    0

    0

    0

    0

    文职出身正职(人)

    2

    1

    6

    22

    5

    7

    5

    10

    5

    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导致了地方割据

    B.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C.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雅典城邦公民权的获得一方面要看其父母是否都是本邦公民……本邦人如果从事工商业达到一定期限也会被取消其公民资格。”这说明古代雅典

    A.民主的基础不具广泛性             B.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妇女不能参加政治活动             D.工商业者没有公民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

    A. 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

    B. 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

    C. 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

    D. 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衡”对于政治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体现了地域平衡机制的是

    A. 三权分立制   B. 国会议员名额分配制

    C. 国会两院制   D. 联邦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有人认为,美国民主政体的关键机制就是“自由的、公平的和公开的选举制度”,选举被认为是人民大众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必由之路。这体现了美国

    A. 政党主导选举

    B. 推崇权力制约平衡

    C. 注重程序民主

    D. 遵循天赋人权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 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D. 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治外法权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 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

    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 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

    D. 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B. 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

    C. 使民众的思想极大地解放

    D. 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出

    A. 国民党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 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

    C. 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 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这说明(   )

    A.国共合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中国军队战斗力强于日本军队

    C.舆论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部分

    D.因统计标准不同导致统计结果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 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

    B. 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

    C. 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马克思在评价某事件时说:“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那一种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有材料可知,“这次革命”

    A. 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初级尝试

    C. 使欧洲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A.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B.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 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 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②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

    ④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1年来,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

    A. 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属于代议制,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D.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 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 ①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除了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 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B. 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实现村民直接处理事务

    D. 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但代议制的形式和本质有差别。以下关于中西方代议制的比较正确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本质上优越于西方议会制,不必进行改革

    ②实施权力的主体相同

    ③都是政体,但本质不同

    ④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下列有关这一构想的说法有误的是

    A. 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B. 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C. 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D. 首先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而提出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香港《大公报》社评:“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自1946年之后,再也没有会面。悠悠五十九载,接近一个甲子。第一代的会面,间隔了第二代、第三代的跨越,如今第四代再会面,这样的‘历史剧情’,意义非凡。若江山有思,亦会动容。”这次会面

    A. 使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 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C. 国共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D. 使得两岸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和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这里的“新形势”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第三世界崛起

    ③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④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二战后美苏两国

    A. 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

    B. 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C. 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D. 军事克制是双方未发生热战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1965年,法国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第二年,戴高乐在总统府爱丽舍宫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法国这样做的原因是

    A.法国实力的恢复与民族主义的崛起   B.欧洲共同体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C.华沙条约组织不能对西欧构成威胁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名存实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一个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自贸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联合的胜利。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上的广泛联合,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活动是

    A.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B. 召开万隆会议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 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 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C. 中国的棉纺织业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D. 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7. 日本学者加藤繁说:“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江南地区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 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的分离

    D. 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

    ——《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选自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依据图示任选一角度,分析近现代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的特点并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形势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三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已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为必要条件》

    (1)结合材料一和有关史实,说明“战争才刚刚开始”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含义。它对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