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2 题,填空题 3 题
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6项分类中合理的有几项   (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⑥根据分散剂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4项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

    ①106 g Na2CO3晶体中的离子总数大于3NA

    ②标准状况下,16g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③将FeCl3的饱和溶液(含FeCl 0. 1mol)加入沸水中充分作用制成胶体,其中含有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

    ④1 mo1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5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有几项                  (    )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②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 的浓度:(NH4)2SO4>(NH4)2CO3>NH4Cl

    ③微粒半径:K+>S2->F

    ④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⑤氢化物的沸点:HI>HCl>HF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各选项所述的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变红

    Cl2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褪色

    Cl2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

    KI淀粉溶液

    变蓝色

    Cl2具有氧化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5℃、101kPa下,反应2N2O5(g)=4NO2(g)+O2(g)   △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原()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小的反应     D.熵增效应大于热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做对照实验的是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2.5g CuSO4·5H2O溶解在97.5g 水中

    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B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D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将Fe(OH)3溶于HI溶液中:Fe(OH)3+3H+=Fe3++3H2O

    B. NaHCO3溶液水【解析】
    HCO3+H2O CO32+H3O+

    C.用浓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D .向B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Ba2++2HCO3-+2OH-=BaCO3↓+CO32-+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C物质的浓度(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H<0  △S>0

    B.△H>0  △S<0

    C.△H>0  △S>0

    D.△H<0  △S<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现有H2SO4、BaCl2、K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X一定为H2SO4

    B.Y一定为K2CO3

    C.Z可能是氯水

    D.M可能为Fe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HCO3-、Al3+、Na+、SO42-             B.I-、NO3-、K+、NH4+

    C.MnO4-、Cl-、SO42-、K+               D.SiO32-、OH-、SO32-、Na+、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已知0.01mol/l 二元酸H2A溶液的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Na2A,NaHA两种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种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c(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H+)+ c(HA)= c(OH)-2C(H2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N2(g) +3H2(g)  2NH3(g) △H=-92.4kJ/mol。在一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 mol N2和8 mol H2达到平衡时生成1 mol NH3。现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容器中充入xmol N2,ymol H2和2molNH3,达到平衡时,NH3的质量分数与原来相同,且放出热量46.2 kJ。则x、y的值为(    )

    A.1.5,6.5        B.2,8         C.5,21          D.3,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100 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 mol·L-1,c(Cl)=1.3 mol·L-1。要使Mg2+完全转化为Mg(OH)2且与Al3+恰好分开,至少需要2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

    A.80 mL           B.100 mL            C.120 mL           D.140 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下图是1mol NO2气体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气体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 +3H2(g) 2NH3(g);

    ①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H2)(逆) =)3v(N2)(正)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再向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2通入N2、H2、NH3,与原平衡相比,N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NH3的体积分数________。

    (3)科学家一直致力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H<0。

    ①下图表示随条件改变,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百分含

    量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液氨与水相似,存在着微弱的电离,写出液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农民使用的氮肥主要是“氢铵”和尿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氢铵”化肥进行了专项研究:

    (1)预测:根据已有知识和“氢铵”的名称,该小组预测该“氢铵”是碳酸或亚硫酸或硫酸的铵盐。

    (2)验证和探究:①NH4+的验证: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________。

    ②阴离子的探究: a.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将

    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再向滴加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Ⅰ.初步结论:“氢铵”是________的铵盐。

    Ⅱ.要进一步确定“氢铵”的成分还需要补做如下实验:取适量“氢铵”配制成溶液,取试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二个实验方案测定该化肥的含氮量,请你阅读后解释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评价:

    方案(一):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一)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烧杯增加的质量(忽略漏斗中附着溶液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二):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二)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A管可以上下移动),测量生成的氨气体积(设所测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二)图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

    请你评价上述两套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只需要说明结论;若不合理,请简要说明原因,并指出修改方案(若要添加仪器、药品,请说明添加的位置、名称)

    方案(一):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

    (1)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g)CH3OH(g);△H

    下图表示某次合成实验过程中甲醇的体积分数 φ(CH3OH)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若在230℃时,平衡常数K=1。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到500℃时,达到平衡时,K________1 (填“>、< 或 = ”)

    (2)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则该装置中Cu极为________极;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难(微)溶物

    溶度积常数(Ksp)

    BaSO4

    1×10-10

    BaCO3

    2.6×10-9

    CaSO4

    7×10-5

    CaCO3

    5×10-9

    (3)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各种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

    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BaCO3。现有足量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达到0.0lmol·L-1以上,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应≥ mol·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A、B、C、D的组成元素都属于短周期,其中A、D为单质,B、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简单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有关反应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1)若A、D的组成元素同主族:

    ①B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均为氧化物(反应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D的组成元素不同主族:

    ①B是水且水是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是水且水是氧化剂(反应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均为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将32 g Cu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NO2的物质的量为moL。

    (2)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