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下列各项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璎(luò)   银(jiàn)   宫(tāo)  样(mó)

    B.享(xīn)   两(yàn)    业(sì)   谤(mǐ)

    C.牲(lǐ)    懂(měng)   头(sǔn)   罪(zhé)

    D.猿(náo)   幽(yàn)    着(wǎn)  不过(à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旁稽博彩        放荡冶游        力矫颓俗        犈缩

    B.责无旁怠        扪参厉井        砥砺德行        环珮

    C.规行矩步        营营功苦        大相背弛        沦落

    D.义愤填膺        开诚布公        道义相勖        箫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各组加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②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①身量不足,形容尚小         ②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①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①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地陪着。②但见田畴平旷,阡陌纵横,屋舍俨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B.现在社会上一些新闻媒体一味追求“眼球效应”,甚而不惜昧着良心把不经之谈当作新闻。

    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仍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D.他在客厅里走过去,又走回来,百无聊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文学常识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等所续。

    B.《红楼梦》前五回为全书序幕。其中第五回以判词、歌曲等形式隐喻性地暗示了众多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为全书总纲。

    C.《祝福》选自小说集《呐喊》。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D.李白的《蜀道难》是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它是用古乐府旧题所写的一首乐府古诗,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它长短句,参差错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两段文字是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前后矛盾说法。下面解说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改口。

    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黛玉听说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便也改口说自己未曾读过书。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上,曹雪芹借王夫人之口与《西江月》以贬笔写宝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以封建正统观念来看宝玉,这些评价都是极恰当的。

    B.这显露出了像宝玉这样的“新人”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

    C.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贬词体现了宝玉身上的叛逆性。

    D.作者在此暗示了贾府的败落与宝玉的不肖有着莫大的关系,劝诫膏粱子弟要以经济仕途为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四短句,危言耸听,迷离恍惚,亦实亦虚,令人捉摸不定,让人不寒而栗,而总归为“凶险”二字。

    B.《登高》首联第一句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疾风猎猎、秋高气爽、猿啼悲秋的特点。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艳丽热烈的峡江秋景图。

    C.《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既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秋江月夜的背景,创造出了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又有以静衬动的效果,如中间一句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

    D.李商隐的咏史诗《马嵬(其二)》,从章法来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玄宗的“招魂之举”、再写马嵬之变后的凄凉;颈联两句也是事发在前的“笑牵牛”与事发在后的“同驻马”颠倒着写。同时,全诗也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祝福》的尾声部分,“我”在“祝福”的鞭炮声的拥抱中觉得“懒散而且舒适”。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用了“曲笔”,暗含着作者对鲁镇的人们沉浸于“祝福”的欢乐中而忘却了祥林嫂的不幸的愤怒、无奈之情。

    B.“我”沉浸于“祝福”的氛围中,暂时忘却了祥林嫂的不幸。

    C.这是作者对“我”这个人物批判,“我”面对祥林嫂的不幸一味地逃避,是个懦弱的知识分子。

    D.“我”沉浸于“祝福”的氛围中,希望以后的鲁镇不会再有祥林嫂这样的不幸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对题目“祝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镇人对“祝福”这一传统祭祀仪式的重视说明了他们思想的封建守旧。

    B.题目暗含着作者对社会的祝福,希冀能有一个新的社会来取代这个“礼教吃人”的社会。

    C.题目暗含讽刺。鲁镇上的人们“杀死”了无罪的祥林嫂,却反而祈求上天的祝福。

    D.人们在“祝福”的欢乐中很快就忘却了祥林嫂的不幸,以“祝福”为题暗含了作者的批判,也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对《老人与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弄死鱼罪与非罪的思考,一方面体现了老人的心地善良,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人生存的思考。

    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②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③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⑧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⑨此情可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其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题。

    小寒食①舟中作②

    (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③萧条戴鹖冠④。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⑤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②这首诗作者写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这时他停留于潭州(今湖南长沙)。③靠着小桌几。④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后指隐士的冠帽。⑤直北:正北。

    1.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其艺术效果。

    2.参考注释,联系全诗,分析尾联“愁”字包含的感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

    指左公处(           )

    之寺僧(           )

    试,吏呼名至史公(         )

    ④必躬左公第(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久,闻左公被炮烙       ②国家事糜烂至此

    B.①则席地倚墙坐           ②史前跪抱公膝呜咽

    C.①乃奋臂指拔眦         ②史公凤庐道奉檄守御

    D.①公辨声,而目不可开     ②后常流涕述事以语人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  )

    A.呈卷,即署第一。

    B.背筐,长镵,为除不洁者。

    C.每寒夜起上,披衣裳。

    D.吾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4.下列句子中省略部分添补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于)京畿(省略介词,“于”是“在”的意思)

    B.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C.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

    D.史朝夕(候于)狱门外〔省略谓语〕

    5.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   )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毗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逸事”表明文章并非全面地记述左光斗一生,本文仅选取京畿视学、狱中斥史、史可法治兵等典型事迹,表现左光斗识才、选才、惜才的崇高品格。

    B.“风雪严寒”中“微行”探访这一行动既表现左光斗能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工作作风,又通过看了史可法“方成草”的文章,“即解貂覆衣,为掩户”等行动,反映他对人才的爱护。

    C.左光斗口头说“吾今即扑杀汝”,而动作上“因摸地下刑具作投击势”,这矛盾的言行固然可以看出他对史可法的爱护,但也表明他在狱中受尽折磨后的神志不清。

    D.写史可法统兵作战忠于职守和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的3.4两段,明写史暗写左,间接表现左光斗“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的预言之正确;以史可法忠孝两全的事迹表现左光斗的高风亮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在桥边

    【德】 海因里希·伯尔①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或更低的数字;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从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时,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10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荫道消失为止。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开始数起来。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像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

    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马车一天最多只有25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数马车该多美!4点到8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

    【注】①海因里希·伯尔:二战后德国文学领军人物,也是战后德国最早(197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不少作品描写“小人物”在战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痛苦挣扎和悲惨遭遇,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小说《在桥边》展现的正是德国战后的社会生活。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从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时,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有人说“我”这是小题大作,因为心爱的姑娘被乘被除之后,毫发无损,还是那个姑娘;有人说这是“我”的坚守。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故事,请以“东施效颦之我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天运》)

    译文: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却认为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然后躲着她跑了。这个丑妇光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明白她皱眉的样子美的原因。

    注意:①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不少于800字。②出现错别字、字数不足、卷面不洁等情况,均要被扣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