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为此,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业绝种”,与此思想相应的措施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合理调整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非洲独立年指的是(  )年

    A. 1960 B. 1990 C. 1961 D. 199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与扩大。下列属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南北战争

    C.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 日本的明治维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清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是哪个国际组织的宗旨?(  )

    A. 欧洲联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约 D. 联合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属于清初统治者采取的有(  )

    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平息倭寇之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下列属于唐朝货币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纪录片《航拍中国》展示了我国历史、自然及社会发展。据图回答

    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 夏﹣商﹣东周 B. 隋﹣五代十国﹣唐

    C. 元﹣清﹣明 D. 秦﹣西汉﹣东汉﹣三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哪两个时间分别是纪念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

    A. 五月四日和六月一日 B. 五月四日和七月一日

    C. 七月一日和六月三日 D. 五月一日和八月一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方法研究的是(  )

    A. 五四运动当事人 B. 一战中的法国老兵

    C. 美苏冷战的较量 D. 《九国公约》的内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很多相似点。下列各项归纳正确的是(  )

    ①背景: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阻碍

    ②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③结果: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④局限: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凯恩斯的评价是基于(  )

    A. 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B. 在帝国主义国家间埋下复仇的“种子”

    C. 这个体系并不稳定

    D. 牺牲战败国和弱国,建立国际新秩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19年6月在巴黎签订的条约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海军条约》 D. 《九国公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根据如下图判断该演讲者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

    A. 科技革命的代表人物

    B. 德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

    C. 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重大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城市化﹣﹣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建国后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1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1

    18.50﹣20.74

    1978﹣2006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后表格中的三个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弟,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试举两例。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

    材料二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中国的局部抗战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分别开始于什么事件?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的战役。

    (3)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各起了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二想一想,为什么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中国各阶层的团结合作。

    (5)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6)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理大发现使分散的世界开始联为一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地球村”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之旅)

    材料一: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意大利人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 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

    ﹣﹣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

    (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恶魔”,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

    (2)中国有一航海壮举比哥伦布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请问这个壮举是什么?

    (资本积累)

    材料二:古代史上,中国坚持和平外交,待人以礼,持之以义,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与中国外交传统不同,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外交,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实行武力外交外交,大搞殖民扩张。

    (3)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外交始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4)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8世纪中期,哪个国家成为头号殖民帝国,自夸为“日不落”帝国?

    (资本扩张)

    材料三:2012年6月4日,CCTV﹣1报道:“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5)材料三从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这一趋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机遇挑战)

    (6)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你认为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关系怎样?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视角一)回顾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1)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近代欧洲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2)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

    (3)材料二中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以上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都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转型有什么重大意义?

    (视角二)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建设

    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思想文化运动等形式进行了艰难探索。

    (4)请写出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而进行的革命运动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受到世界上哪部宪法的影响使我国开始迈入社会主义民主化的正轨?请写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颁布时间及其性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斯基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倒台了,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据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

    材料二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据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嵗仍然是1卢布。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1)指出材料一中“政权”的名称,该新政权建立后“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20世纪二十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