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推断题 2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

    ④田间焚烧秸秆

    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工业上制备物质的过程中,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合成氨    B.从铝土矿中获得铝     C.玻璃制备    D.从海水中获得氯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U说法正确的是(   )

    A.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U与U互为同位素

    D.23592U与U互为同素异形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无色透明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 CO32— 、SO42— 、Fe2+     B.MnO4— 、K+ 、SO42— 、Na+

    C.K+、 SO42—、 HCO3—、Na+       D.Ba2+、 NO3— 、Cl—、 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 + Fe3+ ==2Fe2+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 + 2H+ ==CO2 ↑ + H2O

    C.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H+ + NO==Cu2+ + NO↑ + H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OH-==Cl-+ClO-+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式H-C=C-H

    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同分异构现象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3C与14C                  B.CH3CH2OH与CH3COOH

    C.甲烷与丙烷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溶于水中分别配制成0.1 mol•L—1溶液,所得溶液PH大于7的是(   )

    A.NaCl       B.HCl     C.NaOH      D.CH3CO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铜纳米颗粒和银纳米颗粒相隔一定距离固定在石墨片上,然后浸在AgNO3溶液中,可构成一种纳米型原电池。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

    A.Ag+ + e— ===Ag           B.Cu — 2e— === Cu2+

    C.Cu2+ + 2e— === Cu        D.2H+ + 2e— === 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反应结束后,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是(   )

    A.铁锈与过量稀盐酸          B.FeCl3溶液与过量铜片

    C.FeCl3溶液与过量铁粉        D.FeCl2溶液与过量Zn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① CH4(g)+2O2(g)===CO2(g)+2H2O(l)  ΔH1

    CH4(g)+2O2(g)===CO2(g)+2H2O(g)  ΔH2

    ② 2H2(g)+O2(g)═2H2O(l)  ΔH1

    H2(g)+O2(g)===H2O(l)  ΔH2

    ③ 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

    ④ CaCO3(s)===CaO(s)+CO2(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1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 (g) + 3H2 (g) 2NH3 (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C.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D.N2、H2、NH3的浓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反应A2(g)+2B(s) A2B2 (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增大压强,正反应与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增大B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催化剂失效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φ(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放热反应

    B.T1>T2,p1<p2,m+n>p,吸热反应

    C.T1<T2,p1>p2,m+n<p,放热反应

    D.T1>T2,p1<p2,m+n<p,吸热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0 ℃水中,c(H+)·c(OH-)=1×10-14

    B.纯水中,25 ℃时,c(H+)·c(OH-)=1×10-14

    C.25 ℃时,任何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中c(H+)·c(OH-)=1×10-14

    D.KW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H2S2H++S2—          B.KHSO4K++H++SO

    C.Al(OH)3Al3++3OH—     D.NaH2PO4Na++H2P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             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内的纸上,称得质量为10.2 g

    B.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

    C.用干燥的广泛pH试纸测稀盐酸的pH=3.2

    D.用10 mL量筒量取NaCl溶液,体积为9.2 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蔗糖

    BaSO4

    酒精

    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4.9×10-10

    7.2×10-4

    1.8×10-5

    6.4×10-6

    则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HCN         B.HF        C.CH3COOH     D.HN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a<4,则A、B都是弱酸

    ②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③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④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是用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10 mL盐酸(标准液)所得的曲线(25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液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

    B.NaOH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

    C.滴定终点时,俯视碱式滴定管读数,所测NaOH溶液浓度会偏高

    D.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的一种原子核内没有中子,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Y和Z2Y2。X与Y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 : 11。请回答: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X、Z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3)由W与X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甲,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甲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① 与氢气反应  ② 与氧气反应  ③ 与水反应  ④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4)由W、X、Y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乙,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丙,相对分子质量为84,受热易分解。又知,乙与丙反应能放出气体,写出乙溶液与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框图题中,已知A、E、F、H是单质,其中只有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其它都是气体,且H是呈黄绿色;B是最常见液体,C是一种淡黄色粉末,G的焰色反应呈黄色,L是白色沉淀,M是红褐色沉淀。部分反应的某些产物未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化学式:             ,I的电子式           

    (2)写出离子方程式:K+H: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①B+C: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Cl 2 (g) + H2 (g) = 2HCl (g)   Δ H = -184.6 kJ/mol

    ② CaCO3 (s) = CaO (s) + CO2 (g)   Δ H = +178.2 kJ/mol

    ③ 2Na (s) + Cl 2 (g) = 2NaCl (s)   Δ H = -822.0 kJ/mol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2)生成1 mol NaCl(s)时,ΔH =_________kJ/mol。

    (3)1000g CaCO3(s)完全分解时,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kJ。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工业上生产H2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CO (g) + H2O (g)CO2(g) + H2 (g)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请回答:

    (1)若增大H2O (g)的浓度,则CO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

    (2)若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在某温度时,该反应10 min达到平衡,且有如下数据:

    则10 min内υ(CO2)=________mol/(L·min),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的数值是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 mL-1)。

    Ⅰ.实验步骤

    (1)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 0 mol·L-1 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4)滴定。当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按实验所得数据,可得c(市售白醋)=________mol·L-1(列式计算);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1(列式计算)。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