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康熙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郑和下西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A. 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 B. 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C. 西晋——东晋——三国——南北朝 D. 西晋——三国——东晋——南北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指出,“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这里的“农业合作化”是指

    A. 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

    B. 1953 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 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材料叙述的政治体制是

    A. 联邦制 B. 君主立宪制 C. 三权分立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下面《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表》的数据,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A.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着中央王朝 B. 西汉初年实行单一的分封制

    C. 通过创立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 西汉初年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山西现存古戏台近 3000 座,居全国之冠。其中现存 8 座元代戏台全部在山西境内,下图是位于今山西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的元代舞楼,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戏台。据考证,该戏台建于“泰定元年十二月十七日”(公元 1324年)。由此可得出

    A. 山西戏剧剧种繁多居全国首位

    B. 山西因现存戏台数量多成为中国戏曲的发源地

    C. 这座戏台因有确切的纪年,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D. 这座戏台因造形独特, 结构复杂, 是我国最大的戏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历史漫画能形象直观的反映历史现象。观察下列一组漫画,据此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中国领土不断遭到割占 B. 中国忍辱负重,任由列强摆布

    C. 中国通商口岸急剧增加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 图1条约签订,说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图2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政府

    C. 图3场景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压迫实现了完全独立

    D. 图4反映的史实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华同学课外阅读了周扬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下表是她根据该书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大事》目录编制而成的。你认为横线处应填写的大事是

    序号

    时间

    入选大事

    入选理由

    92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现了民族独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93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捍卫了朝鲜独立,维护了中国安全

    94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垄断

    95

    1971年

    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96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97

    1997年和1999年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98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

    99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实现载人飞天梦

    100

    2008年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

    百年奥运梦终圆

    A.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

    B. 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下图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示意图,与序号处相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处《共产党宣言》发表

    B. ②处英国宪章运动兴起

    C. ③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 ④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照片记录了历史瞬间的镜头,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历史学习小组要办一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史料展览,下列可以入选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非洲,逐步建立起了在非洲的殖民体系

    标志着非洲完全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B

    1936年美国农业收入增加近1倍,工业恢复到1929年水平,国民收入增加了50%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完全摆脱了经济危机。

    C

    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各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

    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标志着亚非拉国家冲破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而独立。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格局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据此,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的。根据下表信息,在序号对应空白处填写相应史实。

    时期

    清朝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史实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意义

    对内措施

    对外斗争

         

    清朝

    西北地区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东北地区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了黑龙江流域和外兴安岭、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西南地区顺治: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册封五世班禅雍正:设①     

    东南地区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②      .巩固东南海防。

    (2)20世纪的世界格局是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观察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请分别对图一、图二局势出现的背景,做一简要说明。

    (3)图三和图四分别是在上述格局下出现的现象,概括日本、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简述孔子、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王朝的影响。

    材料二

    (2)上述两段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比较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

    材料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要走“俄国人的路”?

    材料四 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2 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4)材料四中的思想解放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城市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琅城是兴起于法国东北部教会土地上的一个城市,这里是法国毛纺织业中心。 12 世纪初,为了寻求自由发展,琅城发起集资赎回自治的活动,市民用这笔赎金向主教高德里和法国国王路易六世,一次性赎买了琅城的自治权。然而,当主教把手中的赎金挥霍殆尽之后,便撕毁赎城协约,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 1112 年,琅城市民发动起义,市民高呼“公社”“自治”口号……怒杀高德里及其手下的帮凶。 1128 年,国王路易六世不得不签发“特许”证书,琅城最终赢得了自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马世力、陈光玉《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深入,促使美国历史上城市化的第一次大发展。 19 世纪 20-40 年代,美国北部进入了工厂制盛行时期, 1831 年为 801 个, 1840 年增加至 1240 个; 随着工厂制的盛行,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转变为工业劳动力,使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迅猛增长。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4.9%和 5.5%。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美国还出现了修筑公路、铁路和开凿运河的热潮。水路和陆路运输的便利,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迅速成长。

    ——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

    材料四《太原市历版城市总体规划》(节选)

    (1)材料一中两个朝代的城市布局体现出的共同政治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琅城市民获得自治权的方式,并简述城市取得自治权对西欧发展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分析太原市54版和2011版城市定位的背景。2011版太原市城市规划提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你认为提出这一规划的理由可能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个国家、民族的对外态度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九年级班同学围绕相关话题设计了下面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实物史料——解读历史信息)

    (1)上边的唐代陶俑图为我们了解唐朝社会状况提供了哪些方面的证据?

    任务二(思维导图——进行历史解释)

    (2)7世纪的大化改新与同一时期的贞观之治有何关系?概括日本的两次改革有何相似之处?

    (3)简述图示中处所指相关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任务三(史料实证——提炼历史观点)

    (4)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运用史认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