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我深深闭了柴门,zhù(   )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   )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tuì(   )尽了。可怜它年纪儿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īn(   )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   )头儿。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注音

    填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是作家张中行悼念老者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悼念文章,其中张中行与贾平凹和金克木共称为“燕园三老”。

    B. 《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字面上指驿路梨花,实则指雷锋精神。借物喻人,雷锋精神像梨花一样处处开放。

    C. 《陋室铭》是宋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D.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童话集《倪焕之》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名著填空。

    到早晨一点左右,我感到极端疲倦。我的四肢痉挛得很厉害,渐渐发硬,不能灵活运用了。康塞尔不得不来支持我,我们保全生命的担子于是完全落在他一一人身上。不久我听到这个可怜人发喘了;他的呼吸渐渐短促了。我明白他也不能支持很久了。“丢下我吧!丢下我吧!”我对他说。“丢下先生!永远不能!”他答,“我还要死在先生前头呢!'

    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作者名)著作的______(作品)。这里的“我”指的是______。文段中的康塞尔最典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项活动。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2)现在不少青少年无节制地在网上聊天、刷微博、玩游戏,以致厌食、失眠、精神萎靡,严重者甚至猝死,或有自杀行为。请结合以下两则孝亲名言,对这一类青少年进行劝说。

    A.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孝经·开宗名义章》)

    B.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小雅·蓼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己亥杂诗(其五)》中,表明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同时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________)

    (4)而名之不可(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3.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哪些语句?为什么?

    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宗璞《紫藤萝瀑布》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⑤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⑦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辨析下面句子中词语的词性以及短语类型。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流动的瀑布”是______(短语类型),“的”是______(词性)。

    2.第③段中加点词“挨”“接”“推”“挤”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

    3.对下列句子进行鉴赏。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第①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5.《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毕淑敏《打碎的体温表》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小时家中有一枚精致的体温表,它装在一支粗糙的黑色钢笔套里。大约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得吞到嘴里尝一尝。我跳皮筋回来,经过镜子,偶然看到自己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夹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炭煤。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

    ②我拧开黑色笔套,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像妈妈一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

    ③我什么也没看到,体温表如同一条宁澈的小溪,鱼呀虾呀一概没有。

    ④我百般不解,难道我已成了冷血动物?对啦!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我拈起体温表,全力甩去。我听到背后发生犹如檐下冰棱折断般的清脆响声。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游动……罪魁是缝纫机板锐利的折角。

    ⑤怎么办呀?妈妈非常珍爱这支温度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那时候,水银似乎是军用品,极少用于寻常百姓,体温表就成为一种奢侈。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只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

    ⑥现在,它碎了,碎尸万段。我祈祷自己发烧,高高地烧。我知道妈妈对得病的孩子格外怜爱,我宁愿用自身的痛苦赎回罪孽。

    ⑦妈妈回来了。我默不作声。我把那只空钢笔套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希望妈妈主动发现它。我坚持认为被别人察觉错误比自报家门要少些恐怖。

    ⑧妈妈忙着做饭。我的心越发沉重,仿佛装满水银。实在等待不下去了,我飞快地走到妈妈跟前,大声说:“我把体温表给打碎了!”

    ⑨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感情里留下一个黑洞。潜意识里我恨我的母亲──她对我太不宽容!

    ⑩不久,我病了。我像被人塞到老太太裹着白棉被的冰棍箱里,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寒气。“你可能发烧了。”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屉,但手臂即僵在半空。妈妈用手抚摸我的头。她的手很凉,指甲周旁有几根小毛刺,把我的额头刮得很痛。

    ⑪“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要不要赶快去医院。”妈妈拼命搓着手指。

    ⑫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体温。母亲是严厉的人。在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吻过我们。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她吻了我。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动。

    ⑬妈妈的口唇有一种菊花的味道,那时她患很重的贫血,一直在吃中药。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她的每一只眼睛看定我的每一只眼睛,因为距离太近,我看不到她的脸庞全部,只感到一片灼热的苍白。她的额头像碾子似的滚过,用每一寸肌肤感受我的体温,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烫,可别抽风。”

    ⑭我终于知道了我的错误的严重性。

    ⑮后来,弟弟妹妹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我默然不语,妈妈也不再提起。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心中。

    1.本文存在一条感情线索,请把它找出来。

    看到体温计,心里______→打碎体温计,备感______→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潜意识里______→妈妈用身体为“我”量体温,“我”心中______

    2.任选一句,揣摩句中加点词语,品味其深刻的内涵。

    (1)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感情里留下一个黑洞。

    (2)妈妈说,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屉,但手臂随即僵在半空。

    3.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⑬段中的划线句子。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时光,让我们难以忘怀。以“最美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