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7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自强运动看来差劲。……1860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材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B.因阶级局限无法突破传统惯性

    C.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 D.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个)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4328

    4781

    4637

    A.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 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 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 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

    A.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B.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C. 出售大型国有企业

    D. 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7 题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反映了

    A. 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B. 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 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 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 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36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行业。之后按计划逐步在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筹办相关企业。这一举措

    A. 构建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

    B.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C. 使官僚资本的规模急剧扩张

    D. 为持久抗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导致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 人文精神传播推动奢侈消费

    B. 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战乱不断致使产品供应减少

    D. 海外殖民获得大量金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梦粱录》记载:“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主要反映这一时期

    A. 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

    B. 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

    C. 坊市的管理彻底取消

    D.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了一条长7哩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哩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A. 运河交通的优势

    B. 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出版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20家公司控制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20家公司控制着全国期刊发行量的50%,3家广播电视公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视的80%。不仅如此,报业公司同时还控制了全国27%的电台。上述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 美国新闻出版水平大大提高

    B. 垄断资本日益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

    C. 美国传媒领域出现了跨界经营

    D. 美国的新闻出版水平普遍低于欧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A.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

    B. 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C. 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 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经济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这反映了宋代

    A.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代,农民越来越深的被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材料说明

    A. 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明朝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 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66年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作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实际是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的打铁作坊;至1890年,该机器厂已拥有车床10多台,可容纳200名工人。这家工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B. 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C. 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国外消费市场的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现象,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根据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B. 东南沿海受“文革”影响小,政治经济稳定

    C. 东南沿海率先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快

    D. 东南沿海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吸引大量人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B. 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 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D. 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

    A. 水磨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

    类别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 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

    C. 中国经济命脉为列强所控制

    D.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A. 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B. 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

    C. 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   D. 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年份

    棉织品

    棉花

    面粉

    交通器材

    机械

    1913

    10.3

    0.5

    1.8

    0.8

    1.4

    1936

    1.5

    3.8

    0.5

    5.6

    6.4

    A. 轻工业发展迅速

    B.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 重工业发展迅速

    D. 实现了关税的自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二十世纪30年代郁慕侠的《上海鳞爪》中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地道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A. 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 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 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

    D. 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的规定。这突出反映了

    A. 法律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 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D. 中国经济环境趋于稳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62年7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农村生产资金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指示:“信用社应当恢复1957年以前的管理体制,即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公社不得挪用或者支配信用社的资金。”这一措施

    A. 使“大跃进”以来的错误得到有效纠正

    B. 有利于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的协调

    C. 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D. 扩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题文)英国一位学者在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改革时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学者的意图在于强调中国的改革

    A. 要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 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 要发挥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 使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世纪以后,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已经使这类说教显得极为虚伪。这种变化的压力开始慢慢地修改着“商人从来得不到神的欢心”这一古老的断语,井创造出“全世界只靠金钱和尘土来维持”这一箴言。这说明

    A. 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更多政治权力

    B. 商业与宗教的关系开始淡薄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宗教禁欲观

    D.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宗教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 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 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D. 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题文)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 铁路建设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C. 铁路建设的水平领先于世界

    D.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由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 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 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21年12月,苏俄政府做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 到了1922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据此可知苏俄(  )

    A. 修正了十月革命的奋斗目标   B. 彻底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资本家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面是部分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材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B. 各国重视发展保险业

    C. 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

    D. 意大利社保支出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项目年份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39)》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值猛涨。”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2)结合材料一、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3)概述材料三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种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