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金田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41年,林则徐曾断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能印证这一断言的是

    A. 攫取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

    B. 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C. 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 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着……西方梦:梦想着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做着这样“西方梦”的典型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专题片《百年中国》解说词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兴起了新文化运动

    D. 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示意图有助于我们生动直观地了解历史。与下图相符的历史事实是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之后日本为“先夺满蒙”制造了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西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7年9月的一天,太原的民众欢送军队开赴抗日前线,队伍中有山西本地的晋绥军,有装备整齐的中央军,有草鞋单衣的四川军,还有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说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 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照片凝固历史的瞬间。下边这张照片应拍摄于

    A. 三大改造时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是

    A. 租地农场

    B. 分散的手工工场

    C. 庄园

    D. 集中的手工工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A. 使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特权

    B. 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C. 采用了武力斗争的手段反抗贵族

    D. 迫使领主不得再向市民征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导致下表中英国各职业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变化表

    职业时间

    农民

    工商业者

    其他职业

    1811年

    35%

    45%

    20%

    1841年

    20%

    43%

    37%

    1871年

    14%

    55%

    31%

    A. 工业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殖民争霸

    D. 三角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他是率领俄国人打破孤立封闭走向世界参与竞争的第一人,他推行的改革开启了俄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大门。他是

    A. 亚历山大二世

    B. 彼得一世

    C. 詹姆士二世

    D. 查理一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将在法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创作了小说集

    A. 《战争与和平》

    B. 《复活》

    C. 《神曲》

    D. “人间喜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3年3月,罗斯福制定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它吸收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下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材料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A. 整顿金融体系

    B. 建设社会保障制度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制约权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强化对百官的监察,汉武帝增设了司隶校尉和十三部(州)刺史,司隶校尉……主要监察京畿地区……刺史则“以六条问事”,除了一条是监察地方豪强之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高级地方官及其家属的不法行为……汉武帝时期的吏治较为清明,与多层次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监察、监督制度有关。

    ——孙家洲、王文涛著《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美国人……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成和集中统一领导……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自治区纪委紧盯“关键少数”,构建“大数据+明察暗访+互联网+群众监督”的大监督格局。

    ——《广西日报》(2019年1月2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汉武帝时负责监察的官职名称。汉武帝的做法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判断美国依据什么原则“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试以国会和总统这两个权力机构的关系说明“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是如何体现这个原则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广西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为了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哪一项任务?落实这项任务有何重要意义?自治区纪委为“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构建了怎样的大监督格局?

    (4)纵观上述材料,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中外历史上“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做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首先是因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在闭塞的状态……只有到1500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上卷)

    材料二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和变革,从而使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现代化的人类社会互动手段又从物质上把世界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断地推动整体世界的前进。

    ——摘编自胡才珍著《略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互动手段的现代化》

    材料三  从贸易总量结构占比来看,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关贸易在中国贸易额中占比始终超过12%,出口和进口占比也都处于稳定水平,2017年分别为18.99%和8.36%,在全球化程度极高的当今,中美之间的贸易已经密不可分。

    ——《2018年中美贸易总量、中国贸易顺差及贸易机构分析》

    材料四  2018年中美贸易关系的相关漫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在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技术方面的主要成果。(各举1例)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3)材料四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当前中美两国政府试图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采取这一手段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中国对外交往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耻辱。当今中国已重返世界,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经历了由开放走向封闭,由和平交往为主到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反侵略斗争的过程。请举出一位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哪些反侵略斗争?

    (2)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集中体现。请写出当时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回顾百年中国近代史,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哪些?

    (3)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项伟大决策有关?打开国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